居住环境水深火热 ,请政府还我们绿色家园!
常熟支塘谢圩村民的命也是命,请政府还我们公道!
我们是常熟市支塘镇谢圩区陆家泾的村民,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从2003年工业园区开始建造,我们村庄上的人家就开始拆迁,历时十四年,村庄上其他人家都已安置完毕,就孤零零的留下我们十九户人家还在这水生火热的环境中生活。多次和村里、乡镇交涉,要求集体拆迁,前前后后资料递交一大摞,政府职能部门去过很多次,可是镇政府只会相互推诿扯皮,不管百姓死活,不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村庄位置是常熟市支塘镇谢圩区陆家泾,和工业园区仅一步之遥,东面紧挨西环路、南有连排的工业园区、北有大型沙石厂、西有高耸的沥青搅拌站,我们这些可怜的村民就像饺子馅儿一样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在中间,噪音、废气、粉尘、沙石、工业排放污染时时刻刻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水深火热”,严重透支我们的身体健康!
村庄上现共有19户人家,其他人家都已拆迁安置完毕,村上房屋基本上都建于80年代,先后经历过2次地震破坏。自从2005年工业园区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房屋南面紧邻工业园区,北侧直靠白茆塘河流,不均匀沉降等诸多原因,导致这边房屋开始出现损害并且越来越严重,因为距离工业园区太近了,有的人家场地甚至紧连厂房,每当大型集装箱车驶入厂房装货时,房屋能明显感到震动,日积月累,致使屋面瓦片滑落、墙面和天花板开裂,特别是近三年,房屋损坏程度日趋严重。要知道都是30年左右房龄的老房子了,安全隐患相当大,难道要出了人命才会受到关注吗?我们不要亡羊补牢式的补救,而是需要未雨绸缪式的高瞻远瞩的解决!而更要命的是工业园区内的噪声、废气、工业废水排放等每天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工业废气的味道,同时园区建好后未装排水设施,每当下雨天,我们村上人家场地都有大量积水,形成内涝,房屋外面厕所的粪便和排出的工业废水混合在一起充斥着房前屋后,蚊蝇乱飞,恶臭熏天,而且偷排的有毒污水致使村民种的十几年树龄的桂花树都毒死了,种的蔬菜需要种植两三次才能成活,种活的蔬菜还能吃吗?试问这就是农民的小康生活吗?这就是社会主义特色吗?还有在夏天梅雨季节来临之际,每家人家都有几个空调,每到晚上经常跳闸,用电设施都不能保障,镇供电所的说法就是你们这早晚都要拆迁的,也没有必要换粗线了,难道就因为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只配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吗?
同时,由于支梅线改造,村庄入口没有辅路进入,必须在支梅线主道上逆行一段距离才能进入,注意是逆行!逆行!造成了该路段事故的频发!然后进入前面的小路,就是一个大型沙场,农用车、大铲车进进出出,经常堵路,扬尘污染极大,晾晒在自家场地上衣服,晚上收了上面一层灰,感觉每天不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常熟,而是生活在沙尘暴的荒漠!大型车辆进出村道,路面破坏严重,坑坑洼洼,村民进出不安全,已经有多位村民发生翻车等事故,造成身体损伤。村庄西侧人家拆迁安置后,房屋拆除了,现在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夏季已经来临,发出阵阵恶臭。村庄西侧建造了一个大型沥青拌合站,沥青的污染也不需要我多说什么,这样的规划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先后跟村里、镇里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反映多次,材料都递交了村里、镇办公室、镇建管所、镇拆迁办、镇环保局、镇信访,都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回复。在我们村庄西侧人家拆迁时,前一任村书记明确表示等他们拆迁完就给我们落实拆迁相关事宜,可现在他们已经入住一年多了,现任书记现在推的一干二净,不解决实际问题,只会推诿扯皮,答应来现场察看情况的,可真实的情况是没见任何人来现场核实,还说你们去市里、省里随便到哪里去反映情况啊,难道这是一个为百姓干实事的村官应该讲的话吗?
镇建管所表示,工业园区是正规立项建造的,那我想问一下难道我们自家房屋就是违规的吗?是我们的房屋先建还是工业园区先建?当时那个年代的建造的房屋可能没有建房证,但是我们也是产证齐全的,镇信访局书记表示,主要是我们那块地离白茆塘大河太近,不能建造厂房,不能产生利益价值,所以才一直没有考虑,难道政府决策仅仅是从利益出发,完全不考虑百姓实际生活条件,这让我们很心寒,这还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吗?政府的经济利益难道是以牺牲原住民老百姓的健康来获取的吗?扪心自问这样的获取你们心安吗?而且2003年要建造工业园区第一批村民拆迁时村委会安抚我们说你们别急下一批就轮到你们了,我们这些善良淳朴的村民信已为真了,傻傻地忍耐了十多年,用我们的忍耐和透支的健康换来的却是对我们无情的抛弃!我们始终相信《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侯亮平式的真正为百姓设身处地着想的好官还是居多,恳请上级人民政府能及时到现场核查情况,帮助我们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督查支塘镇人民政府落实拆迁事宜,让我们真正脱离苦海,远离脏乱差,还我们一片蓝天!
常熟市便民服务员
“cw860920”网友,您好:
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支塘镇核查,现答复如下:
1.经查,支塘镇谢圩区陆家浜,共有农户住宅19户,北邻白茆塘,南邻支塘北工业园区,该区域厂房建于2003年。支塘镇村庄布点规划为中远期撤并村庄。支塘镇根据现有城乡一体化安置房源情况,目前因现有安置房正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且尚有200多户已拆的动迁户在外过渡,待上述对象安置结束后,根据剩余房源情况进行调研制订关于支塘镇撤并村庄解危解急实施方案的安置政策,待安置政策出台后,适时进行解危解急安置。
2.该园区内企业主要是无纺织类、机械类,靠近村民一侧是常熟市雪暖服饰厂的仓库、常熟市虞菱机械厂、常熟市嘉淀纺织厂,常熟市依曼诗纺织厂,该四家企业无明显的异味排放也无生产废水产生。沥青搅拌站离村巷约300米,在东面有小型的砂石场。环保部门会加强对北园区企业的监管,一经发现违法排放污水等从严处理。
感谢您的关注。
2017-7-19 16: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