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内,晚上只有2家医院可以接受儿童急诊。一家是儿童医院,急诊2个医生。一家是二院,一个医生当班。
怎么能应对苏州市区晚上儿童急诊的需求量?
儿童医院,晚上急诊,基本要等到下半夜,才能轮到。
请问政府,是否有察觉这样的医患紧张的。如何分散晚上看病的儿童门诊量?
苏州市卫计委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市卫计委相关处室已在全面了解儿科医疗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明确解决儿科医生服务供需失衡的根本办法,是要在宏观战略部署下合理配置儿科医疗资源并加快儿科医生培养。我们将会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调整儿科资源规划和布局。首先《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中明确:1.利用可调整地块资源,新建1所市级三级妇幼保健医院,床位规模300张,各县级市应建设1所二级妇幼保健医院,承担儿科救治、儿童保健等职能;2.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迁建园区总院,一期600张床投入启用后,景德路院区400床,共计1000张床位;3.若儿科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经市里调整布局后,支持由社会力量来举办儿科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其次,我委已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开设儿科、产科和新生儿科并纳入苏州市卫生计生委向各附属医院、市属单位考核内容及指标,同时要求各二级综合医院按照等级医院标准设置儿科科室,加强儿科能力与内涵建设。届时将形成以苏大附属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全市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二、做好儿科医师引进培养工作。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已采取措施,推动高校开设本科儿科的专业,扩大研究生儿科医师培养的规模,招生的学校和招生的规模将逐年增加。我委已通过制定人才招聘计划,为招聘儿科医师留足空间。开展儿科实用性人才招聘工作,吸引高端儿科医师来我市工作。重视并加强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将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儿科人才临床培养的重要渠道。总之,我们将持续推进儿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让更多接受本科教育和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顺利成为合格的儿科医生,不断充实我市儿科资源。
三、加强儿科医师政策保障。我委在指导开设儿科的医院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充分考虑儿科医务人员风险高、责任大、工作负荷重等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绩效分配水平,确保儿科医务人员的收入不低于同年资医务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在晋升职称方面,我们也在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呼吁全社会对儿科医生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我委也在督促医院积极应对,招聘、培养医生和护士,以满足广大患儿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
五、儿童医院应对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支援门急诊;优化夜间就诊流程,延长普通门诊开放时间;院内招募志愿者,缓解临床一线压力。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应对措施:科室安排下午班的医生晚下班以帮助完成部分下午未能就诊的患儿及晚间早到的患儿,以减轻夜间急诊的压力。安排2名夜间急诊医生,其中1名帮班医生每天也要工作至夜间1点左右,待缓解后方能离开。
2016-12-23 14: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