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现在儿童伤害事件高发,故而教育局开发了安全教育平台。但这个平台实际上中不中用。反而成为家长们的累赘。
第一,普通家长都不是教育专业人士,很难将案例讲述给孩子们听。
第二,安全教育针对的是孩子自己,在课堂上,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述,再借助多媒体教学,更让孩子们容易理解。
第三, 这个教育平台,讲述内容过于专业,没有生动化的解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更不要说幼儿园的孩子。实际上都是父母在代劳,所以“名存实亡”;
第四,孩子们有学校生活,所以此时并不在父母身边,只有让孩子自己保护自己;比如真的发生被拐事件,能解救孩子的,最佳途径还是他自己。
所以,请教育局取消形式主义的教育平台,将安全教育安排进课堂,聘请专业教师或者邀请专业人士讲课,更可以考虑安全演练。频次与现有的教育平台相同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
现就您所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苏州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多年来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并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如每学年“开学安全第一课”、每学期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等制度都已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也根据不同主题、不同时段,一方面利用晨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德育课等时间,安排弹性课时、长短课时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网站、微信、校刊、墙(板)报、参观和组织学生社团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从2014年5月开始,我市全部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已全部加入了“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该实验区建立的“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开设有从幼儿园到高中超过200节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包括了校园安全、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14大模块,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根据教学任务,采用弹性课时,根据不同系列、不同主题、不同要求,组织学生学习、分享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必须完成8-16课时的学习和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安全教育作业。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对平台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和反馈,督促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展安全教育方面,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认真承担起安全监管、安全教育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应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如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独自去河湖等危险区域、不去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活动的场所等,并身体力行,在遵守交通规则等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在学习安全教育平台的内容时,家长不能简单的代劳,而是要充分利用这一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既能解答孩子的疑问,又可以加强亲子互动、融洽关系。
感谢您对学生安全的关注!
2016-11-30 2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