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周明华演《伍子胥》
三月上半月,苏州评弹团周明华先生在和平里书场演出《伍子胥》,受到老听众的好评。周先生师从评话大师曹汉昌,传承了曹大师的演艺和风格。周先生传统评话基本功扎实,语言生动,手面功夫颇佳,是现在评话界的强档。
周先生自编的历史长篇《伍子胥》,参阅了众多史书,采用了“七分历史事实,三分艺术细节”。《伍子胥》是周明华先生创作的“评话讲座<<伍子胥>>“深化、艺术化为评话的。为此周明华先生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以”史记“为主,参阅了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越绝书”、“左传”和“吕氏春秋”等史籍,并选取了一些“东周列国”的相关演义内容综合创作的。周明华先生说:“我尽力保持作品的“七分事实三分艺术”。笔者,认为基本是成功的转型为苏州评话了。希望周明华先生继续努力。《伍子胥》,开创了“长靠”书的新境界。众所周知,“三国”、“岳传”、“英烈”和“金枪”(杨家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苏州评话的主流。而今时代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对"演义"型的“长靠书”,听众兴趣不大了。曾有一位名家在评博书场演出传统"长靠"书,听众有时仅十多人。评弹传承发展,重点必须靠创新书目,评话更应重视节目创新。评话名家庞志豪先生说:" 扬子江老先生的书,别开生面,自成一格,结合许多话剧的因子,为我们评话开创了一块里程碑。"扬子江老先生是评话创新的典范,值得学习。周明华先生新编历史长篇《伍子胥》的“七分事实、三分艺术”比较贴近听众的需求,得到听众的欢迎, 是长篇历史评话传承发展的正途。
周明华先生退休前任苏州评弹团副团长,为评弹事业做了很多工作,现年近七旬,然而“宝刀不老”书台上仍生气勃勃。希望周先生演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为评弹事业作更多更大的贡献。
苏州生
2017-3-2 18: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