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对组织的影响
钼和铬都是形成和稳定铁素体并扩大铁素体相区的元素,钼形成铁素体的能力与铬相当。钼还促进奥氏体不锈钢中金属间相,比如σ相,κ相,和laves相等的沉淀,对钢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导致塑性,韧性下降。为使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随着钢中钼含量的增加,奥氏体形成元素(镍,氮及锰等)的含量也要相应提高,以保持钢中铁素体与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的平衡。
无锡昌盛源专门销售各种材质不锈钢卷 不锈钢板 欢迎各大需求商前来洽谈业务。
201不锈钢卷,不锈钢板,304不锈钢卷不锈钢板 316不锈钢板,不锈钢卷,310不锈钢板 不锈钢卷
代双相钢18-5(00cr18ni5mo3si2)是耐氯化物应力腐蚀的专用钢种,在各种冷却水(除海水外)条件下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远远大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第二代双相钢2205(00cr22ni5mo3n) 是在18-5的基础上,降低si,提高cr含量,并用n合金化,使相比例更加合理,焊后不易产生α单相,耐蚀性能更为优良。第三代双相钢2507(00cr25ni7mo4n)属超级双相不锈钢,特别适用于含氯的环境,如海水等,钢中高n、高cr、高mo的平衡成分设计,使钢具有很高的耐应力腐蚀、耐孔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耐热不锈钢 0cr25ni20(310s) 0cr25ni20si2(314) 1cr20ni14si2 0cr23ni13(309s加工性能——应从两个方面考虑所需要的加工性能: ①加工部件的难易程 ②加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如要求切削加工性能,应选用高硫不锈钢;要求冷镦性能,应选用含铜不锈钢,要求加工后对材料性能影响小应选用性能稳定的不锈钢等。物理性能——磁性、导热性和密度等。如22cr-13ni-5mn不锈钢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磁性,但304型在冷加工时表现出铁磁 部件最终成本——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包括材料供应情况、价格、加工费用和产品的预期在效寿命等耐蚀性——务必考虑使用场合的耐蚀环境(浓度、温 度、通风情况等于)和耐蚀类型。成本效果 的不锈钢具有足够的耐蚀性,可保证所要求的使用寿命,没有功能过剩造成的浪费。
大气环境介质中的选用:一般选用cr13、cr17、或18-8型,较少选用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不锈钢的三大类 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在1912年左右由英国.
美国,德国,等 近乎同事研发成功,1912-1913年英国人布莱利开发了含12-13铬的马氏体不锈钢,1911-
1914年美国人丹琪则和怀特西开发了含14-16铬的铁素体不锈钢,1912-1914年德国的马勒和斯特劳斯开发
了 碳小于1铬15-40的奥氏体不锈钢,192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的斯特劳斯去得了低碳18-8奥氏体不锈钢的
权,与此同时他们为了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有分别加入钼铜等元素,为了解决18-8钢的敏化态晶简腐蚀
通 过实验加入了钛等元素,此外克虏伯在20世纪40-50年代又开发了节镍的不锈钢,耐晶简腐蚀的奥氏体不
锈 钢,60年代又开发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是不锈钢品种和性能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除以上三大类外,不锈钢的另 外两大类,即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性不锈钢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成功.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
代双相不锈钢70-80年代有开发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是1946年首先由美国的史密斯
开发成功的,当时他研发成功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随后既具有高强度又可进行冷加工成型的半奥氏体沉淀 硬化不锈钢等也相继开发成功,至此不锈钢家族中的五大类主要钢类.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钢,和 沉淀硬化不锈钢就基本齐全了.
不锈钢板 材质材质有304,316l,310s,904l 430等。表面2b,ba,镜面,拉丝表面。
不锈钢板厚度 0.1/0.2/0.3/0.5/0.6/0.7/0.8/0.9/1.0/1.5、2.0/2.5/3.0/4.0/不锈钢板 表面有表面2b,ba,镜面,拉丝表面 8k镜面板
不锈钢板 材质材质有304,316l,310s,904l 430等。表面2b,ba,镜面,拉丝表面。
304不锈钢板厚度 0.1/0.2/0.3/0.5/0.6/0.7/0.8/0.9/1.0/1.5、2.0/2.5/3.0/4.0/5.0/6.0/8.0/9/10/12/16/18/20/22/25/30mm
不锈钢板面宽度1000、1220mm、1250mm、1500mm、1800mm、2000mm
河北昌盛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qq: 157866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