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蓟马蠢蠢欲动,你该何去何从?

2024-7-10 14:00:0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天气转暖,温度的升高使得蔬菜上的害虫蠢蠢欲动,多地蔬菜上遭受了害虫的为害,其中以蓟马发生尤为严重,造成多种作物生长点扭曲畸形,嫩梢僵缩。
随着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和高产栽培措施的推广应用,蔬菜蓟马的危害日益严重,因其具有个体微小、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不仅严重影响蔬菜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蔬菜食用品质,导致商品性下降。
一、发生危害特点
蓟马种类很多,蔬菜上的蓟马主要有瓜蓟马、烟蓟马(葱蓟马、棉蓟马)、西花蓟马等类型,能够危害大葱、辣椒、瓜类、茄子、豆类等多种蔬菜作物。
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多隐藏于花内或植物幼嫩组织部位,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以锉吸式口器挫伤植株的嫩梢、嫩叶,吸食花和幼果的汁液,使被害叶片及其他组织老化变硬,心叶不能张开,嫩梢僵缩,嫩叶扭曲畸形,叶肉出现褪色小疤痕,果实出现“锈皮”,植株生长缓慢,对幼芽和嫩果危害最大。此外,蓟马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影响植株的产量和品质。
蓟马危害辣椒幼苗
蓟马危害辣椒花朵
蓟马危害豇豆
蓟马危害豇豆
蓟马危害茄子果实
二、发生规律
蓟马世代重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以夏、秋两季保护地露地混合发生,冬、春季节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发生。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宜温度是20~28℃,适宜相对湿度是40%~70%,温度过高或骤然降温,湿度过大,虫口则明显下降。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3~5月份和10~12月份,温湿度环境适宜蓟马的生长和繁殖,为危害高峰期;南方地区,尤其是海南,发生高峰期主要是11月到次年3月。其中,成虫在叶、花、果实的薄皮组织中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植物组织,多以成虫潜伏在土块、土缝下或枯枝落叶间越冬。
三、发生严重的原因
1、蓟马繁殖快、适应性强
繁殖速度快 以西花蓟马为例,20~25℃是最适宜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范围,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一代仅需10天左右,导致蓟马短时间内虫口密度增大,暴发成灾。
隐蔽性强 蓟马具有趋嫩、畏强光的特性,所以白天多隐蔽在叶背、生长点花内危害,早晨、傍晚、阴雨天、夜间在叶面活动,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不当时,药剂防治效果差。
移动能力强 蓟马的成虫活跃,能飞善跳,可以借风力传播扩散,不容易控制。
2、田间环境适宜
保护地的温室度条件适宜蓟马的生长和繁殖,而随着我国设施蔬菜面积不断扩大,为蓟马等害虫的周年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危害症状识别困难
蓟马虫体较小且主要藏在花内、叶片背面等位置为害,不易被发现,发生不严重时症状不明显,容易与病毒病、缺素症状相混淆,不能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4、抗药性问题严重
蓟马具有隐蔽性强等特点,导致药剂利用率低,为达到防治效果,加大用药量和重复用药,致使蓟马的抗药性明显提高,造成防效较差。
四、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蔬菜收获完毕后,清除田间杂草,焚烧、清除被害作物的残株落叶;深翻改土,适时浇水,防止干旱,恶化蓟马生存环境,也可在休闲期进行灌水,可消灭地下的蓟马若虫和蛹;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施用复合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养护根系,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
2、物理防治
在夏季温室休闲时,高温闷棚,能够有效的杀灭虫卵,减少虫源基数;另外蓟马对蓝色具有较强的趋性,所以生产上常用蓝色粘板对其进行诱杀,于成虫发生初期,可用规格为15×20厘米的蓝板,据生长点20厘米左右悬挂或插在田间,每亩悬挂20块左右,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保护地栽培,及时使用防虫网,阻止蓟马等害虫棚室间的迁飞或移动,能够有效降低害虫危害。
3、生物防治
捕食螨类是防治蔬菜蓟马利用最多的天敌之一。可通过在地面撒放剑毛帕厉螨防治蓟马地下虫态蛹,植株上撒放巴氏新小绥螨,再悬挂对蓟马诱集作用的蓝板,经过多次释放,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4、化学防治
苗期预防 可在定植期,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蘸根防治。
生长期预防 在定植后到植株开花前,是防治蓟马的关键时期。可通过喷施24%螺虫乙酯悬浮剂25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不仅要喷淋植株,还要注意喷施地面,消灭地面虫卵。
发生后防治 在蓟马发生初期及时防治,药剂可用10%多杀霉素悬浮剂3500倍液,或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4000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可添加有机硅等渗透剂增加防治效果。保护地栽培,可通过傍晚熏烟结合早上施药的方法进行防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剂使用时,要重点喷施植株的幼嫩组织如花、幼果、叶背、顶尖及嫩梢部分。要做到全面细致,地面也要喷施到,以减少虫口基数,同时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作者:蔬菜卫士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