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虽然苏大才子不可能读过《圣经》,但必然能参透同样的人生哲理。
苏轼二十多岁正直大好年华、才华满溢之时,迫于朝局不稳,党派之争,自清外放。虽然苏轼关闭了“纵横朝野”的大门,却给自己找来了“逛吃逛吃”的吃货属性。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沉浮,半世漂泊。”苏轼辗转这么多年,让我们认识到了苏大文人的另一面,逛吃逛吃苏轼版“舌尖上的北宋”。
苏轼吃货的自我修养可不止东坡肉!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在岭南的吃货苏轼&荔枝;
“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挖掘龙眼的吃货苏轼&龙眼;
“但愿有蟹无监州”,以诗换得两尖团(公母螃蟹)的吃货苏轼,有了大闸蟹,连官都不想要了。
苏轼文采斐然,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一大波“崇拜”的迷弟迷友。一位叫做丁公默的文友,曾给苏轼送去了两公两母四只螃蟹,苏轼吃完之后大发赞叹,随机作了一首诗“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虽然苏轼自嘲自己“以诗换蟹”,但大闸蟹的鲜美自此让他走上了吃货的人生巅峰,在自己所做《老饕赋》中两次提及螃蟹,为自己的“性嗜蟹蛤”属性正名。
古人食蟹为鲜,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河海水产,自然一定要吃最新鲜的,古时交通不便,吃螃蟹一般遵循就近原则。虽然现在生鲜快递基本实现了东部城市次日达,但很多人仍旧喜欢去就近的大闸蟹产区湖边吃蟹,尝一尝现捞现蒸的绝妙鲜。
沈阳人民爱吃盘锦稻田蟹,上海的人民爱吃阳澄湖大闸蟹,九月里,往江苏昆山巴城的高速上,来来往往穿梭着自驾去巴城阳澄湖畔吃大闸蟹的食蟹老饕们。
巴城的围网养蟹的历史可以溯源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巴城阳澄湖畔又兴起了阳澄湖大闸蟹蟹馆子。巴城的阿四蟹庄从七八十年代养蟹,到九十年代开起了自己的蟹馆子,老蟹农阿四和他的父辈、祖辈勤勤恳恳经营二十多年,才有了如今红红火火的巴城名牌蟹庄阿四蟹庄。阿四蟹庄的大闸蟹都是现捞现蒸,保留大闸蟹出水的第一鲜。来阿四蟹庄吃蟹的上海食蟹客,都对阿四蟹庄的清蒸大闸蟹赞不绝口。
好蟹也需要懂蟹之人欣赏,才能算上得其所用,用其所极。可能在巴城众多传统老蟹农的蟹庄眼中,让大闸蟹的鲜美沉醉更多的食蟹老饕们,才能让“巴城有一蟹”之名远扬。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苏州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10-12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夏小姐 发布: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