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周,小谷相信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明式「怼杠精语录」。
明式语录,可谓是工作、学习、上网等各种场所的必备工具。
明式语录第一学,请先尝试大声朗读下图语句:
是不是,越读越上头?
而且,觉得这些话近日的出镜率奇高?
读完以后,甚至觉得能说出这些话的人,简直是“优秀”啊!
它们的创作者,正是近日被疯狂刷屏的黄教主。
上一次他的创举是「闹太套」,为当时的网络用语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如今这些「明教语录」,整理于新一季的综艺节目《中餐厅》。
在节目开播的前三期里,晓明哥因为奇特的脑回路,和令人诧异的沟通话术,再度刷新了网络的热门用语。
一时之间,广大网友似乎都变成了“明教”教徒,争相模仿教主的说话风格。
有的视频博主,还将晓明哥在节目里的表现剪成了cut 合辑。
密集出现的明式用语,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典型代表。
继「六学」热潮之后,「明教语录」也正式开始流行全网。
“明教”语录怎么突然就火了?
综艺《中餐厅》第三季从开播就一直饱受争议。
甚至有人评价,由店长赵薇主导,在前两季为这个节目创下的好口碑,被第三季全败光了。
《中餐厅》,本是一档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明星真人秀节目。
节目以对外输出中华美食为主题,由受邀明星在外国经营短期的中国餐厅。
第一季的中餐厅开在了泰国,第二季转去了法国。
前两季《中餐厅》内,赵薇一直担当店长的角色,从统筹到分配任务,以及和明星“员工”们之间的沟通,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第二季更是被称为“神仙阵容”:赵薇和苏有朋,昔日的小燕子、五阿哥合体发糖;舒淇的加盟展现出了女神生活中的另外一面;更有青春活力的白举纲和王俊凯,让整个节目氛围变得明朗非常。
不少人看了第二季的节目,都感受到了几位主创放松、和谐的相处模式。
节目里也充斥着生活化的烟火气息。
因此,对于第三季的开播,不少观众是抱着期待的心情的。
结果,节目从开播以来,就因为负面评价频频登上热搜。
先是有网友吐槽,新加入的秦海璐“情商低”。
到现在,晓明哥因为怼人语录,变成大家新一轮的调侃对象。
其实在第一季的节目中,“教主”也是其中一员。
只不过当时的主要负责人是店长赵薇,黄晓明并非主要决策者,所以我们对他的嘲讽 关心程度并没有如今这么明显。
不过,有网友扒出,早在第一季的时候,晓明哥的做法就可以用「惊掉下巴」来形容了。
比如:「你可以给我提意见,但如果我已经决定这么做了,你就必须要执行我的命令。」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股浓郁的“霸总”气息扑面而来?
这种“一意孤行”式的明式做法,现在又延续到了第三季节目。
说好听一点,这可能是天蝎座的性格特征,固执又有掌控欲。
可是,放在日常交往中,是真的凸显了一个人的情商。
从节目其他嘉宾对于晓明哥说话的反应就能看出,这种句式是真的令人难以接受。
仔细想想,黄晓明从出道开始,一直被大家调侃的就是他的“霸道总裁”人设。
而几年过去了,晓明哥似乎还活在这种魔幻的人设之中无法自拔。
《中餐厅3》中,主厨的负责人林述巍是入榜“美食美酒中国best50”的明星厨师。换句话说,林主厨已经是中国排名前top50的厨师了。
本来,第三季中有了专业厨师的加入,中餐厅按理说应该比之前两季运营的更加顺利。
结果,新店长晓明哥带着他的霸总气息卷土重来。
先是“小猴子”杨紫因为准备搬桌子手受伤了,晓明哥暖心表示要陪她去医院。杨紫再三表示没什么问题,只要涂药就可以了。
而黄晓明却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必须去医院”。
担心是好事。但······强硬且拒绝沟通的态度,着实令人尴尬。
林主厨做好了一系列菜单的套餐安排,结果晓明哥再次出面,表示不同意!
“明式”思维要求:双人套餐要有,但是主厨还必须开出单人份套餐。
尽管林主厨说,如果是一个人点了套餐,他可以把双人套餐,取出半份来供应。
但是黄教主依然一意孤行,要求必须设置单人套餐。
这让人看了不禁发出疑惑:单人套餐和半份的双人套餐,到底有什么区别?
总之,几期节目看下来,总感觉黄晓明和其他几位,不在一个思考维度上。
晓明哥除了在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被人诟病。
他后续总结问题时候的态度,也同样令人难以接受。
看看这熟悉的台词,像不像最让人难以接受的道歉用语top 榜之一:“我错了,行了吧?”
所以,初上任的黄店长,他的管理方法被人调侃是「明治唯心」模式。
还有一些人说,没了赵薇的黄晓明,就像没了老婆的苏大强。
反正怎么看都是——实在让人看不懂。
“中年王子病”这么可怕吗
由「明教语录」热潮的兴起,逐渐将人们拉到对其他相关层面的讨论上。大家甚至将晓明哥的“话术”整理成语录,并且开发了新式使用途径。
大家开始发现,晓明哥所说的话,似乎也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网友甚至总结了它们通常会出现的情形——还原到生活中,是不是发现“明学”模式的人真的不在少数。
而另一个层面,网友们也觉得这些话也有能恰当适用的场景。
比如说,网上冲浪时用来怼杠精。
杠精: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xxxx?
我: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这种情况下,又觉得晓明哥简直是“宝藏男孩”了。
抛开这些,这次黄晓明因为几句话冲上热搜,再次引发了大家对“中年王子病”这个话题的讨论。
对于“中年王子病”的解释可以参考“公主病”的特征:极度自恋又自负,以自己为中心。
而黄晓明本人也对大家评价他是“中年王子病”做出了回应,称:“这是好事啊,摆脱了油腻。”
可是,仔细想想这种“病”还原到本质,其实还是油腻的表现。
似乎许多中年男明星都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之前就有陈思成、周一围和黄磊等人被大家评价:人到中年,愈显油腻。
总的来说,就是种种人设的表现,会让人有这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错觉。
而黄晓明还在这些的基础上,加上了另外一个表现特质:我永远是个年轻的“王子”,我是个少年。
甚至在《中餐厅3》中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叫他“黄十八”。
因为他觉得自己顶多十八岁。
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一个人心态年轻,觉得自己“永远十八”的也不在少数。
可是,当这件事放到明星的身上,似乎就有些尴尬了。
这类表现说起来,就是因为明星的人设一直是端着的,无法放下身为明星的光环和架子。
到最后,观众缘不好自然也怨不得别人。
明星人设是一个怪圈
人们常说,自恋的本质其实是自卑。
这一点,放在黄晓明的身上也同样适用。
他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自己只是因为幸运才考上了北影。
而录取他的原因听起来也略显滑稽。当时的导师评价他是”一块漂亮的木头“,只是因为漂亮,而非专业素质过硬。
这一点似乎让黄晓明在演戏这条路上格外执着。
努力拍戏,希望可以因为演技获得别人的尊重。这样的想法也是源于黄晓明对自身缺乏信心。
跳出综艺节目之外,从演员生涯来看,他的作品其实大部分都是优秀的,他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晓明哥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可塑性也是真的好。
《大汉天子》里少年气盛的刘彻,《神雕侠侣》中潇洒不羁的杨过以及《新上海滩》里情深义重的许文强。
黄晓明早期的角色和扮相个个出彩,让人印象深刻。
可这些代表作过后,晓明哥突然转型做歌手,还发行了个人专辑。
结果因为发音问题,凭借一句”闹太套(not at all)“成为众矢之的。
也是从那时起,对于黄晓明的负面评价愈发的多了起来。
经历了许多嘲弄,他却再次因为在电影《风声》中出色地扮演了反派武田,转型成功。
可当我们以为晓明哥终于重拾演技后,一部《泡沫之夏》又再次将我们打回原形。
彼时在”洛熙”这个角色的背后,晓明哥的油腻“霸总”风就已经初露端倪。
或许是因为后续的选角不当,久而久之,他被冠上了“烂片王”的称号。
直到《中国合伙人》、《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以及《无问西东》的出现,我们才偶尔能在其中看到晓明哥的好演技。
可这几部作品中间,还是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烂片”。
好像当我们觉得曾经的“刘彻”又回来的时候,他总是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角色,让大家打消这个念头。
7月底《中餐厅3》开播后,晓明哥主演的《烈火英雄》也上映了。
对于他这次出演的消防英雄形象,观众们普遍都给予了认可。
然而就在电影获得众多褒扬时,他却因为综艺中的表现,再度被群嘲。
所以说,明星的人设真的是个怪圈,黄晓明这几年似乎也是在“翻身”和“群嘲”中反反复复。
也许,多在演戏的路上走走,才适合他。
至于综艺嘛,下次接还是要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