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另类群体”事业单位待遇不公

2018-7-18 14:42:15发布59次查看
随着公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省各地机关单位具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的人员已陆续领取车补。但在华夏大地上却有着一个“另类群体”——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在机关的二级机构,但在机关岗位混岗混编人员——虽然干着和同岗在职公务员同样的活,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通补助——拿不到车补、公务出行既没有车也报销不了车票。
感到不幸的是,我们就是这“另类群体”中的一部分,虽然历尽千辛万苦考入事业单位,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却与公务员同工不同“酬”。组织上的任用提拔姑且摆在一边,经济待遇上这一群体处在一个“靠不上机关单位标准,也靠不了事业单位政策”的尴尬境地,通俗点说就是比不了机关公务员,也比不了学校医院等纯事业单位人员。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以致我们这类群体在面对社会面对家庭时,身心背负着无比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百度《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给出的解释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令人心痛的是,未实施车改前,公务员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月收入基本相差无几,但公务员享受车补后,每个月至少比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多出500多元,超出我们月工资的20%以上。
事业单位也是人,也是党的儿女,也是经过层层招考面试上来的,为何在待遇问题上,却和公务员两重天?如果真要有区别,是不是抗洪抢险时,公务员要冲在前,事业单位不用冲?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人人平等,但为何要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待遇问题上分个三六九等呢?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现今《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已发布,但实施到地方上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目前,革命还在继续,工作还要照做,当务之急,恳请父母官们和政策制定的学者专家们要深入基层、换位思考、体恤民情、一碗水端平,解决我们眼前的公务出行或交通补助问题。
从4月开始,龙山县的公务员享受有公车补贴了,有许多提前离岗的干部,都返岗领公车补助来了,唯独兢兢业业工作的事业编人员沾不到公车补贴边,是小娘养的。公务员有车补又有享有乘坐公车权力,租车照样搞。
说到我们事业编人员的心坎上,还有,为何公务员享受13个月工资。而事业编人员却同工不同酬?
点赞
典型的公务员骑双头马,事业人员只有当牛做马的命。无法的。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将人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了,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更甚。制定政策的人都是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玩文字游戏的人,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考虑其它人的利益。同样是为国家干事,但偏偏却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从而也导致社会的不公,导致社会出现很多矛盾。所谓事业单位,就是干事的人大多集中在这里的人,而行政的人,就是挥手叫你去干的人,试想一想,挥手的人还能不想再舒服一点?现在是既不让马吃草,又要让马跑的社会。现在的怪事太多了,何止这一点啊?
2017年春季的食堂米饭可以撒过河,我们的孩子吃了怎么得消化和营养,不知是哪年的陈米,请主管的拍拍良心
说到公平公正作为事业编的确实委屈。就拿我们单位说,作为同一批事业编考进来的人员,留在机关的自动转为参公人员享受13月工资和各种补贴,分配在乡镇的就拿12月工资,各种补贴就变成单位和乡镇踢皮球始终没有。同单位都不能公平公正,又谈何社会的公平公正?做事的人做事又何来积极性?
这篇帖子道出了许多事业单位人员的心声!点赞!
同样在一个单位,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待遇不一样?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不做同样的工作,这才公平!造成现在同工不同薪现在的这个局面根本原因就是_政策都是公务员制定的!事业编的人没有权利参与,只能在一边等他们鱼肉!
说的太好了
那我们企业人员都没法活了!
有好处不说,有坏处偏说。心理阴暗。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比公务员(参公)单位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还说车改,车改钱比职称工资少多了。
楼上的兄弟说错了,职称是个人努力得到的,根那些待遇不一样
楼上的你逗比吧!那是指专技人员,而且中级职称才和正科级工资差不多。管理的一般就是管理九职,而且职位晋升就那么容易啊。
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加工资的时候,对不起你不属于我们这个范围,扣工资的时候,你在我们单位上班就要一视同仁;享受的时候,那你不归我们管,有任务的时候,你是我们的下属部门这个任务你来完成。
路过,关注
2017-03-21 16:37:56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