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三国时期,人口锐减之谜

2024-7-6 14:26:5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对于三国的人口,一直都有争议,根据《三国志》书的记载,把人数简单的相加,得出了结论大概人数在700万左右,但是此说法一直存在着争议,后来大家普遍的认为三国时期的总人口在3000万左右。
当然了小编今天不是来讨论三国的人口的,想讨论的三国人口锐减之谜。
东汉恒帝时期也就是公元156年,搞过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那时候不的人口约5600万左右,经过十常侍之乱之后,整个东汉摇摇欲坠,先后经过了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人口锐减,最夸张说法是在赤壁之战之后的公元221年,整个三国的总人口只有90万,相对于鼎盛时期的5600万,少了98.4%。可见整个三国几乎灭族,在三国灭亡的时候总人口约为700多万。
那么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的原因的就是战争,自从黄巾起义以来,战乱不断,董卓之乱之后,战乱不断,群雄割据,最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死了大概七八万的人口,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于赤壁,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百万之众,赤壁之战伤亡过半,少说也死了十几万人吧,加上孙刘联军的死亡,可见这次战争死亡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后面的陆逊火烧七百里,杀了蜀国不少人,可见战争才是人口锐减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说完就说间接原因,天灾人祸,整个战争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灾荒和瘟疫横行,曹操的诗句中就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句子,应该是比较写实的。百姓流离失所,耕地无人耕种,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了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人口在这个这个时间段“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
最后一个原因就会东汉末年的土地兼并,在大量的土地兼并面前,大量农民被迫成为奴隶,这部分人很难得到统计,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人口难以统计,这样也造成了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
总体来说,三国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就是战争和流离失所,造成了土地闲置,饥荒,这些才是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