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计算及评定
根据检测得到的实际数据,结合构件的实际有效截面以及变形状况,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需要评定的结构及构件进行计算分析。
(1)计算用软件 在进行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时,验算各荷载组合下房屋是否满足安全性评价标准,具体验算时采用pkpm软件进行分析校核。
(2)计算内容
①验算各荷载组合下,主体结构的承载力;
②验算各荷载组合下,主体结构的变形。
(3)荷载标准值
①恒荷载(d) 结构自重:按构件实际尺寸确定。
②活荷载(l)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 ③其它荷载 其它荷载参照委托方提供的设计资料及相关规范进行。
(4)结构安全性评定 根据计算结果并参照现行国家检测鉴定标准及设计规范,综合评定房屋结构的安全性。
检测报告包含的主要内容为:
1) 检测概况:简要介绍检测过程;
2) 执行标准;检测过程中所参照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3) 各项检测内容具体情况:对各项检测内容的检测结果进行阐述;
4) 计算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该厂房的安全性;
5) 结论及建议:依据检测数据及计算分析结果对厂房结构的现状进行阐述,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合理的处理建议。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检测鉴定:
1、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予以验收,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裂缝,应进行处理;
2、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1砌体结构裂缝概述砌体结构建筑物的裂缝十分普遍,裂缝种类也极其繁多,原因也很复杂。
1)关于裂缝形态(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
2)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由外荷载(如静、动荷载)的直接应力,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裂缝。②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当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是这些作用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制约而得不到满足时,结构内部将形成应力状态,这种应力超过结构材料的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后便产生裂缝。调查资料及学者们分析认为,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温度、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约占80%;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前述80%的裂缝中包括变形和荷载共同作用,但以变形引起的裂缝为主;同时;在20%的裂缝中也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主。
3)裂缝的危害性①影响结构安全。②降低建筑功能。③缩短建筑物使用年限。
4)裂缝宽度限值关于裂缝宽度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我国尚无这种标准(限值)。国外,根据德国资料,当裂缝宽度≤0.2mm时,对外部构件(墙体)的耐久性是不危险的。砌体结构墙体的裂缝宽度如何规定,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还没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观察的距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而对于无筋砌体(或未配筋的砌体部分)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些。但对于用户来讲,两类砌体应是一样的。
3关于裂缝砌体的验收由于受砌体结构建筑材料特性及相互间差异、气象环境的影响,以及设计、施工、使用诸多因素的影响,砌体结构建筑的裂缝很难杜绝。我国《建筑法》中规定:“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同时还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违本法规定,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并对在保修期内因屋顶、墙面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裂缝的危害分为,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降低建筑功能的裂缝;缩短建筑物使用年限的裂缝;无明显不良影响,仅影响一般外观的裂缝。对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必须在新建房屋交工使用前经返修或加固处理后,进行二次验收达到合格。同时,规范条文还规定:“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予以验收,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对砌体裂缝,应进行处理”。为了客观、科学、公正、权威对砌体裂缝的危害性作出评价,规范规定“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以确保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结构检测技术要求:
1、在结构布置分析中,应重点对结构体系、平面布置、传力路径、连接方式、支撑布置、构造措施等进行检查和评价。
2、在结构构件裂缝分析中,应根据裂缝位置、形态和其它检测结果判断该裂缝是否属于受力裂缝。对受力裂缝应通过承载力验算证明,对非受力裂缝应进一步区分沉降、收缩、施工、温度、耐久性等并分析产生原因。
3、结构复核时,应明确验算所采用的规范、计算软件及版本、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场地类别、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材料强度等参数。
4、结构复核时所依据的设计规范应根据鉴定目的和鉴定类型确定。对涉及改造、使用功能改变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宜采用建造时期处在有效期内相应的设计规范但不低于89系列规范。
5、结构复核时,普通民用建筑楼面的附加恒载应不低于1.5kn/m2,屋面的附加恒载应不低于3.0kn/m2,如有可靠数据的可按实际取值。厂房活荷载取值除设计文件明确说明外应不低于3.5kn/m2。楼梯恒载取值应根据截面尺寸计算确定。
6、结构复核时混凝土强度应根据检测结果按照构件的类别、批次进行取值。
6.1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考虑对相邻若干楼层同设计标号、同类型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合并后的批量评定。
6.2对混凝土强度离散的,应先依据规范进行异常值剔除再作区间评定。如不能进行区间评定可通过试算确定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混凝土限值,根据混凝土实测值和限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应加固构件及是否需进行普查(gb/t 50344-2004表3.3.14)。
6.3当构件混凝土强度低于13.0mpa时,钢筋截面面积在验算时需考虑折减10%。
7、框架柱、梁箍筋和楼板纵向钢筋验算时应考虑构造要求(*小配筋率)控制还是承载力控制,在构件评级时注意区分。
8、对不均匀沉降的判断应综合考虑顶点侧向位移量,构件裂缝分布、形态、走向,裂缝指向与结构变形方向的吻合程度、地面变形等。
9、灾害事故鉴定应考虑受损构件在强度、截面尺寸、钢筋截面面积等方面的损失。
相关产品:任丘市厂房验收检测 , 任丘市厂房验厂验收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