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份,我国的猪市涨势如虹,涨,涨,涨,生猪价格冲到13.5元/斤之上,创造出史上最高的猪价记录,一头猪挣1600元很正常。于是,村子里养猪的牛起来了,说话也硬气了许多,做什么事也都容易了!比如,近日有一个段子在猪友圈里迅速地传播,无形中寓示着现在养猪人的地位,其大致的意思如下:
丈母娘:你有房吗?准女婿:没有。
丈母娘:你有车子吗?准女婿:也没有。
丈母娘:什么都没有,你来干会什么?准女婿:我家有养猪场。
丈母娘:孩子,外面风大,赶快进屋子说话吧!
截至9月2日为止,我国的生猪外三元均价27.12元/公斤,较昨日的猪价下跌0.04元,内三元和土杂猪也分别下跌0.21元和0.20元。全国的猪价连续上涨停止,局部地区开始飘绿,只有5个地方的猪价上涨,而山东,河南,河北的猪价下跌,其它地区的猪价保持稳定。
其中,浙江,湖南,广东,黑龙江,贵州的猪价上涨,浙江,湖南,广东属于经济和人口大省,猪肉有一定的消费保证。而山东,河南,河北的猪价下跌,主要是屠企们实施进一步压价,毕竟这3个地区都是屠企们扎堆的地方。
那么,咱们来聊一下,猪价开始飘绿,难道猪价13元/斤就是顶点了吗?未来的猪价还会上涨起来吗?
1.猪价下跌的原因
一方面是8月份的猪价连续上涨了31天时间,生猪均价从9.8元上涨到现在的13.5元。于是,在猪价一路上涨之时,迫使屠企们不停地上调猪肉白条,可猪肉白条的销量却没有提升上去,从而造成屠企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只能是狠心实施进一步的压价计划了。
另一方面是在生猪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也涨价了,主流猪肉价格达到20元/斤,引起人们产生抵制高价猪肉的心理。于是,近日国家将在各地投放一定的储备猪肉,并扩大进口猪肉数量,而向阿根廷进口的300吨猪肉到达,以及允许人造猪肉在市场上进行投放实验,都会减少一定的新鲜猪肉份额。因此,在市场上的肉类供应增加,又有人们抵制高价猪肉的心理,致使国内的猪价上涨步伐停了下来。
2.未来的猪价走势
在生猪供应方面,一方面是前期的非洲猪瘟摧残,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双双下降,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10%以上,比如,7月份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分别环比下降32.2%和31.9%。也就是说,前期的生猪存栏下降,就是现在猪价上涨的真因,而前期能繁母猪下降,将会推动下半年猪价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是现在是处在猪价上行周期,即,从2018年11月开始,预计此一轮上涨周期在2022年春节结束,而且,如果2年之内没有研究出疫苗来的话,有可能猪周期还会延长一定的时间。
最后一点就是,在猪价疯狂上涨的过程中,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将会向各地投放一定的储备肉,以及允许人造内上市实验,扩大外国进口猪肉数量。其中,前期国家收储5次猪肉,每次收储10万吨,共50万吨的储肉对市场没有多大影响,而能够引进的外国进口猪肉,也不过是区区的400多万吨,还是解决不了猪源紧缺的事实。
在猪肉消费需求方面,短期内是秋收工作,开学季到来,中秋节,国庆节的备货利好,都会促进一定的猪肉消费。中长期是在中秋之后,天气将会变得越来越凉爽,人们需要吃更多的猪肉来补身体。况且,国庆节,重阳节,冬至,元旦,春节一个接着一个,以及南方地区有制作腊肉,北方地区提前杀年猪的习惯,都会促进一定的猪肉消费升温的啊!
综上所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地鼓励农民养猪和稳价保量,都在说明着生猪供应紧张的局面,可是,下半年的猪肉消费将会有一定的提升,未来的猪价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每斤13元也并不是猪价的顶点。那么,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