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荷兰营养学中心(nutrition center)发布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与小麦或水稻相比,马铃薯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尤其在用水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计算,每生产1公斤水稻需要用水1111升,而每生产1公斤马铃薯只需要200升。
耗水量对环境至关重要。根据两年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给出的评估,到2030年,全球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将增加40%。鉴于这些统计数据,中国已表明了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资的意图,并在不久前宣布了将提高马铃薯产量的计划。传统上,中国以大米和小麦生产而闻名。但随着环境变化,中国现在必须降低水稻和小麦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否则将面临水资源匮乏这一环境问题。
除了耗水的优势外,马铃薯拥有很强的适应性,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生长。这意味着马铃薯能满足区域的自给自足,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即可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从南非到波兰、加拿大再到中国,将不再需要卡车、飞机和船只把食物运往世界各地。在荷兰,马铃薯的年产量约为800万吨。在这800万吨中,有100万吨用于出口,250万吨用于炸薯条。其余450万吨用于全国鲜薯零售。
相比之下,其他碳水化合物丰富的产品,如大米和藜麦,在荷兰的生产规模较小,而且大部分仍然通过船只或飞机从其他大陆进口。而硬粒小麦是意大利面的基本产品,主要生长在南欧。
此外,每公顷农田的单产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肥料对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荷兰,一公顷的农田可生产45吨马铃薯。水稻每公顷产量为6.5吨,硬粒小麦每公顷产量为4吨。
(薯博会翻译,英文原文源自potato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