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平抑猪肉价过快上涨(2)

2024-7-4 10:33:1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建设长效机制 推动生猪生产转型升级
对于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后市预期趋于乐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表示,6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养殖盈利大幅提升,部分区域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生猪生产恢复出现向好迹象。
回顾2001、2004、2008、2011和2016年的 猪周期 问题,除疫病的影响外,猪价的波动更多受到散养户过多,供需平衡难以保持的影响,容易出现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散的情况。业内分析认为,规模化养殖占市场比例越高,猪价受周期波动就会越平稳。
本次《意见》的出台既立足长远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也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于康震表示,《意见》在机制上的一个亮点就是鼓励生猪主销省份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通过资源环境补偿、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的调节和支持,大大降低了猪周期对生猪生产的影响,既保障了供应方的利益,也弱化了猪周期带来的市场价格波动。
从金融支持方面来看,针对生猪养殖周期长,受市场、疫病等因素影响较大,《意见》提出 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 ,给养殖户提供了融资渠道。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在采访中表示,金融政策支持解决了活体无法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养殖业融资的难题。
扭转 猪周期 ,建设畅销机制。政策层面通过鼓励散养户挂靠大企业,让规模养殖带动散养户从技术、规模、产销等各方面进行升级,扶持企业和小农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产业化、标准化生产。通过订单和技术支持来约束、减轻散养户集中进出市场带来的过度供给、空缺等问题。
减少 一刀切 政策,通过疏堵结合的手段,依靠大数据指导按需生产,而非一味让市场价格来引导生产,是解决 猪周期 影响的有力手段。通过规范、规模生产,有效应对疫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也有效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致力于解决百姓吃肉的问题,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政策 组合拳 长短结合,短期内致力于解决供应和生产的各项难题,而在长远看来,也理顺了生产和周期、市场和生产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抓住了生猪转型升级的关键薄弱环节,必将进一步助推生猪生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