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蘑菇界的“第一杀手”

2024-7-3 21:25:2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雨后高湿,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高发。不要用听来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
毒蘑菇的n种错误说法你知道多少?
1颜色鲜艳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的肉褐麟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纯白色的白毒伞朴实无华,却是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杀手”;毒蝇伞很漂亮,但却有毒。当然,也有一些美貌与安全并重的,如橙盖鹅膏,具有鲜橙黄色的菌盖和菌柄,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天游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
2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笔者也曾发现过鹅膏菌被动物啃食过的痕迹。
3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银针验毒是个古老的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法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人们可能对解毒效果抱有信心而吃下自己无法判断的蘑菇,从而增加中毒风险。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以白毒伞为例,其毒性成分毒伞肽,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吃下一两朵白毒伞就足以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没有任何解药。
4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味道却极鲜美。
5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也就是说,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避一大波毒蘑菇。但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会器官衰竭致死。另外,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毒蘑菇的中毒类型
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症状因毒性成分不同而不同。毒蘑菇中毒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按中毒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01
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02
神经精神型
从中毒症状可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
03
溶血型
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6至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
04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会造***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05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06
光过敏性皮炎型
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1至2天发病。
本文专家:陕西省微生物学会 解修超
责任编辑:水煮鱼丸
责任校对:水煮鱼
通知一件大事
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我们不走散
大家快给“水煮科技”公众号设置“星标”
看下面这个操作,很简单的!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