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二天
昨天虽然气温升高
但仍挡不住市民出行的热情
湖北省共接待游客337.4万人次13万人游东湖
据统计,武汉5个重点旅游景区全天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840.61万元,同比增长15.27%。其中的三个5a景区,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13.05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01万元;黄鹤楼公园接待游客0.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42.48万元;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4.45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447万元。
截至当日下午2时,湖北省假日旅游监测的25个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35.65万人次。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观众共计1.2万余人次;武汉图书馆、武汉图书馆汤湖分馆、市少儿图书馆共计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等主题系列活动共计9场。
今年中秋假期期间,武汉还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片来源于长江日报)
观灯光秀,炫动长江
(图片来源于长江日报)
中秋期间,长江灯光秀以“楚天光秀,辉煌江城”为主题,呈现了气壮山河、万象更新的华彩画卷,继续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了光影盛宴。游客和市民在夜色中欣赏到了由五彩光束勾勒出的两江四岸建筑、山体、桥体的轮廓,城市水岸线在夜色中更显大气、秀美。本次灯光秀的动画内容包括国风楚韵、浩荡长歌、辉煌时代三个篇章,既涵盖庆祝中秋节等文化元素,也有白云黄鹤传说,古琴知音佳话,包括水杉常绿、旭日东升、梅开满屏、樱花飘洒等,通过多视角呈现,展示了武汉城市山水画卷。
乡村休闲,欢庆节日
中秋期间,“第二届武汉乡村旅游节”如火如荼。木兰云雾山“第三届金秋国际旅游节暨首届农民丰收节”震撼来袭;紫薇都市田园举办了以田园绘画、花艺编织、篝火晚会为元素的主题活动;木兰花乡“第三届醉蝶花节”上,广大市民和游客欣赏到了浪漫的网红花海;木兰草原“木兰元气节”上,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使游客们流连忘返;香草花田也举办了“花好月圆中秋赏月节”,赏月露营、月饼diy、芳香火锅宴等活动,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饕餮盛宴。
弘扬传统,礼赞中华
(图片来源于长江日报)
在黄鹤楼公园,黄鹤楼第五层壁画《江天浩瀚》再次对外开放。同时,“穿汉服学诗词中秋夜游黄鹤楼”活动开启,市民和游客夜游黄鹤楼,欣赏中秋之月,走进了唐诗宋词的优雅。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于晚上七点在江滩大舞台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专项文艺演出,并在馆内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老兵摄影作品展。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开展“情浓中秋品小饼,习礼知爱共团圆”经典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并将巡展《画为刀——抗战漫画回眸》送展到江汉区富豪社区展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举办了《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绩展》、庆祝建国70周年临展《邮票上的新中国》、致敬新中国红色快闪等展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举办了《大江潮涌——武汉七十年巨变迎军运》图片展等系列活动。
武汉博物馆举办了“童心向党,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百米长卷绘中华活动。
艺展荟萃,活动丰富
武汉科技馆开展了“光辉典范 永耀苍穹--朱光亚诞辰95周年生平事迹展”定时讲解、宇宙小课堂--人类探月那些事、科学实验-我爱发明之虹吸现象和科普剧--马戏团探案等活动。武汉图书馆与汤湖分馆举办了武图展览、市民学堂、小图爱阅等“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其中,《市民学堂:中秋习俗原来有这么多》与读者畅谈中秋习俗与中秋文化,小图爱阅贴布绣以“月宫里的玉兔”为主题,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创意和想象,亲手创作富有童心童趣的作品。《藏观岐黄:中医文献展》、《城市文明风向标:世界著名图书馆一览》及《监察法》等展览也在继续展出中。汤湖分馆举办了“月亮的信箱:给自己的一封信”、“职工学堂:苏式月饼diy”以及小馆员成长体验等活动,创意新颖、妙趣横生。
武铁发送旅客65万人次
中秋小长假首日,铁路迎来旅客出行高峰。9月13日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天预计发送旅客65万人次,其中武昌、武汉、汉口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31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
由于假期较短,中短途动车出行成旅客首选。客流量整体平稳,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返乡流叠加。省内客流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襄阳、十堰等地。
当天武铁加开往襄阳、北京、广州等地列车80列,其中动车76列、普速4列,并对去往宜昌、上海、重庆等重点旅游城市的23列动车组列车采取重联运行,每列动车席位增加到1200个左右,运能翻倍。
根据车票预售情况,假期间武汉前往北京、广州、上海等热门方向,除个别时段紧俏外,仍有少量余票。
铁路部门提醒,小长假期间新增列车较多,部分加开列车在小长假结束后继续开行,请旅客出行时留意车站公告,妥善安排行程。
来源:湖北经视、楚天都市报、湖北发布、湖北日报、长江日报
加入我们
小北带你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