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如今公认的武圣。不过,虽然大多数人,在提起他的时候,都会怀着敬仰的情绪,但是他本身的缺点,也同样令人无法忽视,那就是性格护前,自视甚高,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特点,马超向刘备投诚之后,他才特意打听马超的能力;刘备分封四方将军后,他才闹情绪,不肯受封,让黄忠难堪。
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拥刘反曹的小说,但是对于关羽的缺点,作者罗贯中不仅没有遮掩,反而夸大了几分,于是马超投奔刘备之后,关羽不再仅是打听马超的能力,而是任性的打算离开自己驻守的荆州,回成都与马超一决高下。当初替曹操解白马之围的时候,他则更狂傲,对曹操直言“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要知道,当时颜良可是秒杀了曹操麾下两员战将,并完虐了位列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由此,关羽的自负,可见一斑。
然而,到了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的一个反应,却非常令人费解——敌将庞德不仅口出狂言,还与他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关羽大约要和庞德不死不休了,可是战后,他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称赞庞德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一向自视甚高的关羽,为什么是这样的反应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猜想。
一、关羽虽傲,却并非输不起
通读小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关羽的傲气无人能及,能免被他放在眼里的人,少之又少。不过,他虽然傲,但是如果对手足够强大,他也会认可,而不是嘴硬,自欺欺人。例如,当初刘备与吕布开战,关羽面对张辽的挑战无动于衷,并且劝阻打算出城应战的张飞说,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能在关羽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也不会不承认,因此他称赞庞德,在情理之中。
二、挽回面子
关羽一向是自负的,这样的人,最看重的就是颜面。可是,他亲自出手之后,面对庞德这样一个无名后生,不仅没能速战速决,将对方秒杀,反而被对方百余合战平,这样的结果,他估计是很难接受的。而且,因为平局的缘故,如果他抨击庞德的实力,则相当于同时否定了自己,这显然是不可能。因此,他只能说庞德武艺高强,能够成为自己真正的对手。这种心理,与很多人打游戏输了的时候,不肯承认自己水平低,反而说对手太强,或者队友太坑,是同样的道理。
三、对庞德的欣赏
抛开以上两点不谈,庞德的实力,的确能够得到关羽真正的欣赏,也正是因为他的实力,他战后被俘的时候,关羽才不惜亲自出面劝降。只不过,他忠于曹操,没有同意关羽的招揽罢了。对于一个自己真正欣赏,想要收归麾下的人,关羽就算再自负,也不会吝惜几句称赞。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关羽的确自视甚高,且性格护前,但是他被庞德战平后,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称赞庞德的行为,却在情理之中,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并非人设的崩塌。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