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全自动豆制品挤压机
安徽省信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辽阔的豫东淮北平原之间,西靠京广线的郑州与漯河站各150余公里,东靠京九线的阜阳站70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我公司前身是民主食品厂,80年建厂,87年更名为信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生产蛋白肉机、干面皮机、干面筋皮机,非油炸方便面机,拉丝蛋白设备和电磁加热器,本公司设备精良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职工150人,技术人员20人,固定资产1800万元,年产值2600万元,产品已销往全国300多个城市,得到广大用户的广泛好评。公司多次陪评为先进单位,拥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
禹城全自动豆制品挤压机
2食品蒸煮挤压技术的概念及其加工原理挤压技术是指物料经预处理(粉碎、调湿、混合)后,经机械作用强使其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孔口(模具),以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而作为食品加工用的挤压成型技术,则还需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熟化或半熟化的产品。挤压食品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式各样,根据工业应用生产实践可大致分为三类:(1)直接挤压膨化食品(挤压膨化食品);(2)间接挤压膨化食品(挤压成型食品);(3)挤压组织化食品。因此,不能将挤压食品简单的理解为膨化食品(日常生活中人们极易将二者混为一谈),挤压膨化食品仅仅是挤压食品中的一种产品形式。而膨化食品不一定是挤压食品,将食品进行膨化还可采用气流膨化等手段。
并且经过简单的更换模具,即可改变产品形状,生产出不同外形和花色的产品,因而产品种类多、花色全、范围广,可形成系列化产品。发酵工业上应用该技术处理原料后,可明显提高出品率,如日本龟甲万酿造株式会社将原料大豆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后酿造酱油,蛋白质利用率可高达90%,提高了酱油的产量和质量,改善了酱油的风味。而未经挤压的大豆用于酿造酱油时,其蛋白质利用率一般只有65%左右。
为积极配合实施我国大豆行动计划和发展我国大豆制品的产业化,工业化生产宏伟战略目标,我厂不断改进研制新产品,为广大用户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出的新型自熟式烩面机,简单高效,便于工业化生产面(豆)制品。烩面机由变速箱,熟化螺旋推进器和挤出成型机组成,运用现代工业化的模拟工艺设计,通过对小麦粉的打制,搅拌,醒发/复合挤揉,连续压延等十二道工序的科学化手段处理,经熟化螺旋推进器(黄铜双筒,主曲轴)二次挤压摩擦产热,原料熟化,自动聚合,一次成型,出机即熟,实现了传统烩面手工制作的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的工艺效果和工艺标准。产品可干吃,脆香酥口,兼具传统的麻叶风味:可泡吃,凉水泡三分钟可熟,外滑里脆,汤醇味厚,清香可口;可煮吃,又筋又弹,汤浓味醇,营养滋补;可炒吃,柔润筋道,香气四溢,优于传统炒面风味;可凉拌,清爽滑口,软而不腻,优于凉面特色。五种吃法,各具风味特点复合现代快捷随便感,方便吃、随意吃、在家吃、在外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尽享流动的餐馆文化乐趣。该机更换相应的原料和模板就能生产不同规格粗细扁圆的烩面,方便面,牛筋面等,实现一机多用。
2.2间接挤压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原料在挤压机内蒸煮并在温度低于100℃时推进通过模板,原料面团在低温时成型,这样可防止物料中水分瞬间变为蒸气而产生膨化。产品的膨化工艺主要靠挤出之后的烘烤或油炸来完成。在此种生产工艺中,原料经过挤压机之后,只是让原料达到熟化、半熟化、组织化,以及给予产品一定形状的目的。为了改善产品质量,使产品的质地更为均一,糊化更为彻底,挤出后的半成品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恒湿过程,然后进行后期的烘烤或油炸等工艺。
1936年,世界上一台应用于谷物加工的单螺杆蒸煮挤压机问世,40年代末,食品蒸煮挤压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领域得以较快拓展,种类繁多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儿童营养食品等挤压食品相继问世,美国利用挤压式膨化机生产出的小学生课间食品,深受欢迎。50年代到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食品蒸煮挤压加工技术,其应用领域由单纯的生产谷物食品,发展到生产家畜饲料、水产饲料、植物组织蛋白等领域。到了本世纪70年代,许多发达我国纷纷展开挤压机理的探讨,研究了各种淀粉及蛋白类食物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挤压食品的营养与吸收等问题。
为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现工业节能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21%的目标,公司顺应形势,投入巨资,研发生产出具有业内先进水平的电磁加热产品,为广大工业能耗用户提供专业的节能改造方案。公司所提供的节能系统具有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节能效益显著、投资回收期短等特点。近年来,公司技术不断升级,从单管并联谐振技术到双管串联谐振技术,再到模板化全桥技术及目前的智能化集成技术,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经验,成为电磁加热工业节能技术额领跑者。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机械/塑料机械及其他类似加热行业,节电率35%以上,产品性能稳定。
3.2通过蒸煮挤压的食品不易产生“回生”现象,便于长期保存。采用传统的蒸煮方法加工的谷物食品其糊化后的淀粉,在保存期间,会慢慢失水,淀粉分子之间会重新形成氢键而相互结合在一起,由糊化后的无序分子排布状态重新变为有序的分子排布状态,即α-淀粉β-化(俗称“回生”现象)。利用蒸煮挤压技术加工的谷物食品,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挤压、剪切、摩擦、加热作用,淀粉颗粒在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充分溶胀、糊化、部分降解,以及物料在挤出模具后,由高温高压状态突降到常温常压状态,发生瞬间“闪蒸”,这样就使得糊化后的α-粉不易恢复其β-淀粉的颗粒结构,所以不易产生“回生”现象。
2.2间接挤压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原料在挤压机内蒸煮并在温度低于100℃时推进通过模板,原料面团在低温时成型,这样可防止物料中水分瞬间变为蒸气而产生膨化。产品的膨化工艺主要靠挤出之后的烘烤或油炸来完成。在此种生产工艺中,原料经过挤压机之后,只是让原料达到熟化、半熟化、组织化,以及给予产品一定形状的目的。为了改善产品质量,使产品的质地更为均一,糊化更为彻底,挤出后的半成品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恒湿过程,然后进行后期的烘烤或油炸等工艺。
禹城全自动豆制品挤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