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马铃薯博物馆8月向游客免费开放

2024-6-17 20:59:3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京蒙产业园,一座专门为马铃薯而建的中国薯都马铃薯博物馆拔地而起,8月即可向游客免费开放。
今年2月1日,李克强总理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三岔口乡十二洲村,总理和村民们盘腿坐在炕上,户主端上马铃薯招待大家。李克强总理边吃边招呼随行部长们说,你们也都尝尝,味道确实不错,并与随行的几位部长现场研究,如何进一步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京蒙产业园,一座专门为马铃薯而建的中国薯都马铃薯博物馆拔地而起,8月即可向游客免费开放。
展陈设计独特
3月18日,游公子来到中国薯都马铃薯博物馆,高高矗立的檐角,透明宽敞的幕墙,荡漾着现代气息。马铃薯博物馆分为2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一个完全按照“北京标准”、采用高科技建成的融合展览、科普、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最吸引游公子的是博物馆中的马铃薯都是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十分逼真,而且可以长久保存,拿一颗在手上,沉甸甸的。
人类最早食用马铃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0年到8000年,开始栽培马铃薯至今已有7000年历史。马铃薯引入中国是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马铃薯的品种研究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批马铃薯品种,极大促进了马铃薯的生产发展,从博物馆中也可以查阅到我国优良马铃薯的相关资料。
博物馆重点介绍了乌兰察布市与马铃薯的“不解之缘”:乌兰察布市有着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及鲜薯年产量在全国地级市均居首位。2009年3月,乌兰察布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游公子还来到加工车间一睹为快,马铃薯能够走上餐桌,原来经过了多道工序。马铃薯的销售也在不断创新,从自种自食—自销出售—办交易市场—办展销会—网络销售,交易遍及全国并出口国外。
感受科技魅力
步入二楼,游公子一下就被色彩艳丽、充满现代气息的展厅吸引。这里增加了很多和游客互动的项目,如马铃薯体验食堂、vr模拟马铃薯收割技术、智能机器人马铃薯知识问答……
该馆“代理馆长”、智能语音讲解机器人“优友”,在一段萌萌的自我介绍后,开始带领游客参观。在“优友”的诙谐的讲解下,单纯的文史类博物馆立刻转变成一个集趣味性、参与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在这里,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马铃薯知识,近距离与餐桌上熟悉的土豆,进行各种亲密接触。除了可以亲自种植马铃薯、在主题餐厅制作马铃薯美食,还可以使用“虚拟驾驶器”收获马铃薯。
二楼还有马铃薯与文艺展示区,有小说《吃马铃薯的日子》 、报告文学《土豆天下》、散文《洋芋情不了》;还有由马铃薯饮食文化演变的各种菜系;博物馆还专门制作了蜡染作品《洋芋·生命》,展现马铃薯民俗文化。
开发研学游路线
据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凌果介绍,在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的牵头下,他们正在和学校对接,积极开发研学游路线,让更多小朋友来到中国薯都马铃薯博物馆,了解马铃薯的历史、现状、发展。
目前,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总产量40亿公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的50%,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和鲜薯加工基地。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