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安证券医药团队
来源:a叶寅a医药行业研究
维生素下游应用以饲料领域为主,猪饲料占比高。维生素主要应用领域有饲料添加剂、医药及化妆品、食品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比高达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料领域应用超过60%,而在整体饲料消费量中猪饲料占比达42%。2019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量2.78亿头,同比下降17.0%,环比下降5.4%;能繁母猪存栏量2738万头,同比下降19.8%,环比下降5.0%。能繁母猪决定了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存栏量,所以短期内生猪存栏量呈下滑趋势。我国猪肉产能约占全球一半,存栏量影响饲料消费,进而降低维生素需求。
多省市开展化工行业整治,生产标准或显著提升。“3.21”响水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快速响应,于4月1日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而目前,江苏全省共有化工企业6000家左右,意味着到2020年底,三分之二的化工企业将被关停。方案还要求对50个化工园区开展全面评价,根据结果压缩到20个左右。随后江西、河南、山东等省市均出台相关整治方案。受此影响,我们认为维生素行业生产标准将得到显著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
维生素整体价格走势偏弱,短期供求失衡加剧,价格难有起色。维生素属于高污染行业,环保和安全生产事故常常导致产能的剧烈波动。目前各主要维生素品种均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且受猪瘟影响,需求下降,价格承压。在整体偏弱的背景下,建议关注个别品种的价格走势。主要品种中仅泛酸钙、vk3价格呈上涨趋势,目前报价分别在230元/千克和97.5元/千克;ve价格保持平稳,目前报价41元/千克,受能特科技与dsm合作影响,后续有反弹可能;其他品种价格走势偏弱,基本均处在2018年以来的低点。
投资建议
目前维生素整体仍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且受猪瘟影响,下游需求降低,失衡加剧。虽然近期安全事件频出,行业整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但难以根本上逆转供求格局。建议从品种角度出发,关注原材料短缺、企业合作、行业事故等导致短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品种,如泛酸钙、vk3、ve等。建议关注亿帆医药、新和成、浙江医药、广济药业、兄弟科技等。
风险提示
1.安全生产事件:维生素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工原料,易发生爆炸、污染等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将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2.猪瘟进一步升级:饲料是抗生素主要应用领域,一旦猪瘟范围和影响进一步扩大,下游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量价都有不利影响。
3.新产能投放:目前维生素行业整体供大于求,若有新产能投放,将加剧供求失衡,造成价格下跌。
正文
一、短期维生素供求皆受影响
1.1猪瘟短期影响维生素需求
维生素下游应用以饲料领域为主,猪饲料占比高。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维生素主要应用领域有饲料添加剂、医药及化妆品、食品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比高达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料领域应用超过60%。而在整体饲料消费量中猪饲料占比最高达42%。
猪瘟短期内影响生猪存栏量,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维生素需求。根据中国政府网数据,2019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量2.78亿头,同比下降17.0%,环比下降5.4%;能繁母猪存栏量2738万头,同比下降19.8%,环比下降5.0%。能繁母猪决定了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存栏量,所以短期内生猪存栏量呈下滑趋势。我国猪肉产能约占全球一半,存栏量影响饲料消费,进而影响维生素需求。
1.2响水爆炸事故掀起行业整治大潮,维生素受生产标准提升影响
多省市开展化工行业整治,生产标准或显著提升。“3.21”响水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快速响应,于4月1日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而目前,江苏全省共有化工企业6000家左右,意味着到2020年底,三分之二的化工企业将被关停。方案还要求对50个化工园区开展全面评价,根据结果压缩到20个左右。随后江西、河南、山东等省市均出台相关整治方案。受此影响,我们认为维生素行业生产标准将得到显著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
二、近期维生素走势整体平稳,关注个别品种提价
2.1维生素整体走势较弱
维生素属于高污染行业,环保和安全生产事故常常导致产能的剧烈波动。目前各主要维生素品种均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且受猪瘟影响,需求下降,价格承压。主要品种中仅泛酸钙、vk3价格呈上涨趋势,目前报价分别在230元/千克和97.5元/千克;ve价格保持平稳,目前报价41元/千克,受能特科技与dsm合作影响,后续有反弹可能;其他品种价格走势偏弱,基本均处在2018年以来的低点。
2.2维生素c供大于求,价格回落至近期低点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在氧化还原代谢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可导致坏血症,主要应用于医药和食品领域,占比约95%。vc生产技术壁垒不高,进入门槛低,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维生素品种,2018年全球vc产能约20万吨,需求量约13万吨,严重供大于求。目前vc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石药、鲁维制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等产能较大。
vc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逐步回落。2016年维生素价格触底,随着全国环保监管趋严,产能收缩,价格开始回升,2017年底达到高点72.5元/千克。后受需求疲软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逐步回落,目前包衣vc和vc粉价格分别为30元/千克和27.5元/千克,为2017年以来的低点。
vc出口量同比下滑,出口均价下降。2019年2月vc出口量9866吨,同比下滑13.01%,出口均价4.81美元/千克,同比下降32.77%,环比下降14.93%,出口价格走势与国内市场报价基本一致。我们认为目前vc价格已接近历史低位,未来或将以稳定为主。
2.3维生素e价格低位徘徊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抗氧化作用强。从下游应用来看,动物饲料占比约80%,医药和食品用量较小。饲料级的ve为含量50%的粉,医药级ve为96%以上的油。目前全球ve产能约13.5万吨,年消费量约10万吨。ve生产技术壁垒较高,产能集中,前5家占比85%以上,单一企业产能收缩可能会对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ve价格在低位徘徊,或有反弹可能。2017年能特科技2万吨ve产能投产,正式对外销售,进一步增加了行业供给,加上需求疲软,ve价格下降到40元/千克左右。2017年10月受basf德国柠檬醛工厂事故影响,ve价格大幅提升,最高到130元/千克,后随着basf复产价格逐步回落。2018年中以来,ve价格低位徘徊,目前50%国产ve报价为41元/千克。2019年1月能特科技与dsm签署框架协议,约定就维生素e及其中间体业务组件合资公司,未来行业格局有望改善,市场普遍预期ve价格后市表现良好。
ve出口占比近9成,价格保持低位。2018年我国ve出口总量为7.5万吨,占国内产能的约88%。2019年2月ve出口量6095吨,同比下降15.74%,出口均价5.86美元/千克,走势与国内报价基本一致。
2.4维生素a价格大幅下跌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构成视觉细胞中感受弱光的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从下游应用来看,主要用于饲料(占比82%),其余用于食品医药(18%)。目前全球va产能约3万吨,年消费量2.2万吨。va生产技术壁垒较高,近十多年没有新进入者,核心原料柠檬醛全球目前仅有巴斯夫、可乐丽及新和成能够产业化生产,全球生产商也仅有6家:dsm、巴斯夫、新和成、安迪苏、浙江医药和金达威。
近期va价格出现大幅下跌。2017年10月因巴斯夫德国柠檬醛工厂事故造成停产,dsm瑞士工厂va因技术改进停产,持续推高va价格。此外,2017年6月中国政府采取史上最严格的环保督查,导致供给进一步紧张。2018年初va价格最高飙升至1425元/千克。后随着上述工厂复产,价格迅速回落,2018年10月末降至年内最低的247.50元/千克。近期va价格波动较大,自2018年12月最高位的535元/千克降至295元/千克。
va出口占比超4成,价格保持低位。2018年我国va出口总量4000吨,占国内产能约43.4%。2019年2月va出口量241.56吨,同比下降21.43%,出口均价57.26美元/千克,环比上涨2.18%,走势与国内报价基本一致。我们认为受猪瘟影响,短期内下游需求维持疲软态势,va价格上涨难度大。
2.5维生素d3价格逐步回落
维生素d3又称为胆钙化醇,能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从下游应用来看,vd370%以上用作饲料添加剂,因此受饲料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影响较大。目前全球vd3产能约9000吨,年消费量6000吨。vd3主要由国内企业主导,仅花园生物就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余为金达威、新和成、浙江医药和台州海盛等,国外主要是dsm,但占比不到10%。
目前vd3价格保持平稳态势。2009年-2010年的价格快速上涨后,有不少新进入者进入vd3领域,其主要产品为饲料级vd3。2011年初至2015q4vd3产品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由于环保影响产能受限,vd3价格再次整体上浮。维生素d3主要厂家集中在浙江,有花园生物、新和成、海盛制药等。2017年7月份,受中央环保督查组进入浙江影响,维生素d3厂家停止报价。此前由于环保趋严导致部分小厂关停,市场容量较小,供方协同性强导致国内价格暴涨,但因龙头产量逐步释放,价格逐步回归理性,目前报价为292.50元/千克。2018年我国vd3出口总量3800吨,占国内产能70%以上。
2.6泛酸钙寡头提价或成为常态
泛酸钙具制造抗体功能,在维护头发、皮肤及血液健康方面亦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全球产能2.5万吨,年需求约1.92万吨;国内产能1.9万吨,年需3400吨左右,国内总产量1.6万吨。泛酸钙目前全球仅有亿帆医药、山东新发、山东华辰、巴斯夫、帝斯曼、兄弟科技6家生产商,亿帆医药以33%的产能占比居龙头地位。
目前泛酸钙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泛酸钙从2015年开始“一路高歌”,直到2017年兄弟科技5000吨新产能投产,价格形势逆转,价格从高点750元/kg跌至60元/kg左右。由于目前泛酸钙行业已形成“亿帆、新发、兄弟”三足鼎立格局,行业定价策略受三大巨头影响较大,2018年泛酸钙价格由低点涨至230元/kg,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超过300%,这与山东新发和兄弟科技受环保限制致使开工率下滑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价格底部时寡头间形成的价格同盟。我们认为,未来泛酸钙行业以亿帆医药为首的三强寡头提价会成为行业常态。
泛酸钙出口占比超9成,价格有回落可能。2018年泛酸钙出口达1.54万吨,占国内产能超9成。泛酸钙价格在2017年10月达到750元/千克最高价位后一路下滑,2018年4月下旬起基本保持200元/千克以下的价格。长期的低价导致厂家生产意愿弱,缺少库存,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引起价格上涨。近期出口利好与新厂家产量受限推动价格有所提升,后期出口利好影响可能减弱,需警惕价格回落的风险。
2.7维生素b1价格持续下跌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维生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从下游应用来看,vb1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占比超过50%。目前全球vb1总需求量约0.9万吨,饲料级vb1全球需求量0.5万吨。全球vb1产能1.2万吨,国内主要生产企业为华中药业、兄弟科技、天新药业,国外主要生产企业为dsm。
目前vb1价格持续下滑。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vb1价格持续下滑,至2010年,价格到达谷底,企业纷纷停产。受2011年6月洪水影响,华中药业和江西天新生产受限,vb1迅速提价。两大企业恢复生产后,vb1价格大幅回落至洪水前水平。2015年以来,vb1因环保影响,上游原料供应紧张,厂家减量生产,价格迅速提升,但随着产能恢复,vb1的价格已开始下降。我们认为,受产能提高影响,未来vb1价格会持续下滑。
vb1出口占比超5成,预计价格将持续下降。2018年我国vb1出口总量6652吨,占国内产能50%以上。2019年2月vb1的均价为189.79元/千克,环比下降1.75%。我们认为伴随国内工厂释放产能,市场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2.8维生素b2价格受广济药业报价影响大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添加行业。目前vb2全球总需求约为7000吨,国内vb2市场年需求约2100-2200吨。全球vb2主要生产企业有广济药业、巴斯夫、dsm。这三家企业产能占全球产能的80%。
目前vb2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降。自2015年7月起,国产vb2价格从低位持续回升,直到183.55元/千克小高点,紧接着下跌10.95%。因2017年7月主要厂商停止报价,价格反弹至177元/千克。2019年2月价格为148.89元/千克,环比下滑12.78%。受新厂家产品进入市场报价偏低影响,vb2最新报价回落至130元/千克。我们认为,vb2未来价格将会在当前位置上下波动。
vb2出口占比超6成,价格受广济药业报价影响大。2018年我国vb2出口总量3003吨,同比增长9.63%,占国内产能60%以上。2019年2月vb2的均价为206.21元/千克,环比下降5.24%。我们认为,由于出口主要由广济主导,其市场份额占到75%,且广济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因此价格受其报价影响较大。
2.9维生素k3价格有上涨可能
维生素k3属于促凝血药,可以用于治疗v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60%以上的vk3用于饲料添加剂,因此受饲料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影响较大。vk3全球需求量为6000吨,总产能约1万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目前,主要生产厂家有兄弟科技、陆良和平、乌拉圭dirox、土耳其oxyvit。其中兄弟科技2016年以2000吨产量占全球35%的市场份额。
目前vk3价格小幅上涨。生产vk3需要重金属铬(红矾钠),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铬矿供应对vk3的价格影响明显。2008年以后,由于vk3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多数小企业被迫停产。兄弟科技通过技术改进减少排污、降低成本,技术优势形成。我们认为,受南非大型矿企控制出货量影响,铬矿港口报价持续上涨,国内进口量持续下降,因此受铬矿货源紧缺且价格上涨影响,vk3价格短期亦有上涨可能。
2.10生物素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体机能健康必要的营养素。主要用于饲料领域,近期发酵类产品对生物素的应用增长速度加快。根据博亚和讯2016年数据,生物素全球产能约400吨,全球需求约250吨,国内产量约240吨,国内需求约30吨。生物素生产厂家基本集中在浙江省,且各厂家产能无明显差异,总体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目前生物素价格平稳。2017年6月,因史上最严厉、持续时间最长环保督查开始,主要厂家停产检修接受督查,生物素市场供给偏紧,平均报价从7月初的67.5元/kg一跃至225元/kg,后来随着主要厂家陆续恢复生产供应,价格逐渐回落趋于平稳,自2019年初价格稳定在54元/kg。我们认为,虽然生物素总体供给过剩,但其未来价格受环保因素和厂家出货策略因素影响显著。
生物素的出口分散于各个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其中圣达生物生物素的出口份额最高,近年份额基本在25%-30%之间波动。除此之外,生物素的出口区域也比较分散,主要出口区域包括荷兰、美国、德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