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棉花中空,需要控水增肥
2024-6-15 22:49:5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这段时间在田间发现很多农民问一个问题:前面的花苞落了。
我们到田间发现,普遍棉花都有点高,农户说,同样的矮棉花也是,花苞落的很厉害,出现了中间空了的现象。
怎么回事?
1、首先明确一点,我们所有棉花蕾铃都坐住是不可能的。
2、蕾的脱落,大部分是瞬间营养不良,比如高温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铃的脱落,大部分是因为授粉不良。
3、如果营养生长过旺,会出现內围铃大量脱落的现象,这个现象一般在我们的果枝过长,很多內围铃到主茎的距离都超过20公分,两边形成了扁担状态,这种棉花容易出现非常严重的內围铃脱落,原因由机械,营养,水肥等诸多因素。
棉花花铃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花铃期是棉花田间管理关键时期、也是水肥需求高峰期。此期的管理目标:稳住伏前桃,多结伏桃,争结秋桃、保铃增铃、防中空、旺长和早衰。棉花自开花至吐絮为花铃期,为55~70天。棉花花铃期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逐渐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这一时期棉株边长枝叶,边现蕾、开花、结桃,是形成产量的关键
此期的管理措施是水肥运筹为中心,以植保工作为重点,做好五防工作(防旺长,防早衰,防中空,防虫,防雹),此期受阶段性高温和降雨的影响,此期田管最难管,进入最艰难时期。管不好,一种是棉花徒长,棉花出现大叶下垂,株高偏高,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棉桃少尔小的现象。另一种是早衰,棉花花位过早上顶,棉叶老化,棉花早熟,结铃少,单铃轻,减产的趋势。其实能把棉花管成行间下封上不封,似封非封,叶片小而上举,叶色正常,真的挺不易的。
一、棉田旺长。棉田长势偏旺,群体高度较高,通风透光差,不利于中下部棉铃生长发育和创高产。针对此类条田,一是要适当延长灌水周期,控制单次灌水量;二是严格控制后期氮肥的投入,避免氮肥过多造成棉株营养生长过盛;三是进行水前化控,促进棉株快速从营养生长向生殖转换。
二、棉田早衰。叶片老化,群体叶色墨绿,花位上顶。针对此类棉田,一是适当补多滴水肥,尤其是氮肥的量要增加(4公斤/亩尿素以上),当然磷钾肥要跟足;二是加大单次灌量(亩滴25-30方),缩短轮灌频次(6-8天/次);三是叶面喷施尿素;四是防好病虫害,尤其是枯黄萎病和棉叶螨。
三、旺田控水。对于后期已经长太高的棉花采用控水(注意这个词语,该浇水必须浇,这段时间天气热,旱了会造成严重的蕾的脱落现象,下一茬蕾在补充的时候产量就会有影响。)
四、保持增肥。已经那么大的架子了,必须有维持大架子的肥料,这个就好比一个2米大个子,维持日常生活需要的绝对比1米6的人吃饭要吃的多,这点上,需要重视。很多农民在这个时候,采用控肥的措施,容易造成更多的蕾铃脱落。
五、控旺小技术。化控时候略微喷施乙烯利1~3克,采用信息素的模式进行调节植物的生长转化。(注意,此项民间技术有很大的争议)
六、防衰补钾。后期滴入磷酸二氢钾。因为太密了,根系呼吸变弱,容易造成后期的红叶茎枯病,所以提前控制。
欢迎留言与小编交流-------我是小章鱼
文章来源:农之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