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棉花肉松”谣言再现网络。
8月13日,台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椒江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针对“棉花肉松”进行官方直播辟谣,并邀请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专家进行现场检测,直播受众人数超十万。
▲点这里可以回看直播
下面,市监君带你走近科学
开始真假肉松大鉴别
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夏慧丽博士:
我们首先从最容易让老百姓做实验的方法着手,通过燃烧法,直接闻味道,还有一个口尝法,看看棉花的感官和口味究竟有什么区别。为了增加肉松不是棉花做的说服力,通过三个实验,显微镜、蛋白酶解、双缩尿试剂法,来证明肉松不可能是棉花做的。
第一步:真人试吃
现场分别准备了三盘:肉松、干净的棉花、棉花用酱油调色做成的“假肉松”。
▲主持人、台州市局工作人员和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曾茂法抽取了棉花和肉松,分别进行“口感体验”。
主持人表示:“肉松放嘴里口感很好,一咬就融化了。”
“棉花的味道……呸呸呸,根本嚼不动啊!!”
结论: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
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完全嚼,不,烂。
台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
“目前市面上肉松的批发价格约25元/斤,而棉花的价格约18元/斤,一只月饼中的肉松用量仅为几克,就算真的是黑心商家,也没有人愿意做这个买卖。”
第二步:显微镜照
台州市药检院工作人员动用了高倍显微镜
看看放大400倍后的真相
棉花在显微镜下的图片,纤维细长,壁厚,有胞腔;
肉松在显微镜下的图片,纤维较棉花纤维粗,横纹肌可见。
“其实,将肉松和棉花直接放到400倍的显微镜下,二者的区别从视觉上看就很直观了。”检测人员说。
第三步:用火烧
如果觉得区别还不明显
我们还可以烧一烧
进行更直观的检测辨别
干燥的棉花一点就着,闪耀出火焰的光芒,而且燃烧很快,不多时便烧成了灰,有一股衣服被燃烧后的化学刺鼻味道。
肉松不易点燃,用打火机点了多次才烧黑一部分,散发出明显的焦糊味,就像家里的肉烧糊了的味道。
▲燃烧后有明显区别
第四步:试剂实验
纤维肉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可以通过蛋白酶解和双缩脲试剂法来实验
蛋白酶解实验
模拟了我们肠胃消化的过程
① 肉松、肉松粉末
② 棉花
加入蛋白酶静置12小时后,肉松和肉粉松基本上已经完成酶解,已经拌成糊状、流体状;而棉花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形状,基本无变化。
双缩脲试剂法
验证是否有蛋白存在
双缩脲试剂溶液遇蛋白质会变成紫色,也就是说遇到肉松是会变紫色的;但是棉花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膳食纤维,遇双缩脲试剂溶液不会变色。
真相大白!
科学检测、权威鉴定
“棉花肉松”,不可能!
“老被传谣,心好累……”
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希望广大市民相信“棉花肉松”是谣言,提升消费者信心。接下来的月饼季,台州市局将会加大对月饼的抽检力度,安排各种各样月饼批次的抽检,让市民真正放心。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造谣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群里圈里还有人转发
不要犹豫
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ta!
(转自:台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