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在国内发展4年,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
2024-6-14 14:57:3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etc在中国的发展一向是不温不火。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etc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etc用户总量约为6046.9万,占汽车保有量的30%左右,较2016年底增加了1526.3万,增幅为34%,截止到2018年年底,etc总用户约7656万,相较2017年也没有太大的增幅。
但是etc市场却在今年迎来了一次“浴火重生”。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在两年内基本取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从而减少拥堵,便利群众。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发布的文件,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要突破1.8亿户,也就是说,今年将会新增约1亿etc用户。
这将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的etc终端设备市场将达到70亿元。
这么一块“大蛋糕”也吸引了移动支付机构、银行、etc企业等争相涌入,但是在这繁荣市场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少“隐患”。
目前etc最大的问题在于功能单一化。在我国,etc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通行缴费,而对汽车在城市交通中涉及到的停车、加油、违章缴费、维修保养、保险等多种场景均未完全覆盖,etc在汽车生活服务方面渗透率较低,使用率不高。究其根本,etc的场景仍有些鸡肋,截止到2019年3月底,全国只有34%的汽车安装了etc,高速公路etc支付使用率约45%,而随着车联网和智慧交通的不断发展,未来etc的地位很有可能受到一定的打击。
这还得从etc的原理说起。etc,其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翻译过来就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实现离不开三大要素:车载电子标签(obu)、路侧单元(rsu)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当车辆驶近收费站时,obu与rsu通过dsrc进行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与银行进行后台处理,从而达到车辆不停车即可完成交费的目的。
而dsrc,笔者在《dsrc之殇,车联网真的要向c-v2x一边倒了吗?》这篇文章中曾盘点过这项技术,就车联网应用而言,它并不像c-v2x那样“受人欢迎”,在接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国家仍然只是应用于etc收费,其在车联网应用方向并无明显优势。在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度化、智能化的今天,etc如果仍然只有单一的高速公路收费功能,恐怕会显得有点“鸡肋”。
不过,etc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技术融合来寻求“出路”。一方面,etc可与行车记录仪、gps导航、倒车雷达等各种功能融合,形成高集成度的多功能一体机,这将提升etc的实用性;另一方面,etc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结合相关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etc在线申请、在线充值、消费查询、电子发票、业务办理等线上服务;同时,结合高速公路出行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准确、实时的出行信息服务。
此外,etc如果能作为以后汽车的一个功能模块成为“标配”,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能,但是目前各省的etc车道布局方案不一,实现统一标准的难度较大,这一方案还需要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落地。
综上,笔者认为etc的市场红利并不会持续太久,etc“火”了一把之后终会归于平静,未来的智能交通才是这项技术的最终形态。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