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专家:2020年猪价突破25元/公斤?1000万吨缺口,谁来弥补?

2024-6-12 0:38:1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了猪肉价格止跌转涨的局面,一时间成为了热点话题。
海通证券测算,2019年猪肉缺口或达651万吨。芝华数据则认为,2019年猪肉和猪杂合计的供需缺口高达923万吨,明年甚至会进一步扩大至1257万吨。
5月15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了4月份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4月份生猪存栏比上月减少2.9%,比去年同期减少20.8%;能繁母猪存栏比上月减少2.5%,比去年同期减少22.3%,再创历史新低。能繁母猪降低20%,会有1.4亿头商品猪的缺额。以一只猪净产猪肉150斤计算,猪肉缺口达到1050万吨,这部分未来将形成巨大的消费缺口。
今后的猪肉市场价格走势如何猪肉之外,鸡肉、牛羊肉在产量需求、价格等方面又会有哪些变化
 1 猪周期将持续2-3年,突破25元/公斤
猪肉可能以后会上涨成为我们吃不起的模样了。
目前,多家研报指出,此次猪周期猪价拐点已现,预计本轮周期猪价上涨将持续2-3年,高点将突破25元/公斤。所以,有专家推测,这次涨价的终点不在2019年,而是2020年的上半年,并且会一直延续到2021年。
其实对于猪肉的上涨大家应该有点细微察觉,早在去年非洲猪瘟横行,大街上无人少有人买猪肉,但是猪肉的价格却只升不降,那是因为猪肉不出也不进。
虽然说现在猪瘟已过,猪肉也缓缓下降,不过这个趋势从今年3月份开始由跌变升,原因是猪瘟一来,也吓怕了散养和小规模养猪个体户,导致放弃养猪市场,而今年的全年猪肉产量预计比去年下滑6.7%。
以今年猪肉一改下降趋势,反攻上涨起来了。再加上如今的母猪的产能快速的下降,可预见的前景生猪产能也在下降中,猪肉缺口势必很大,自然也会以可预见的速度上涨了。
不仅如此,因为有了此次非洲猪瘟,国家政府对其养猪在防疫、产业政策的重视,也加大了养殖户养猪成本,而消费者也更倾向于健康的猪肉,所以猪肉的价格也会因此有涨幅,至于涨幅变化力度,专家表示不会很低。
 2 猪肉产能先降后增,进口保持高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前期猪肉产量明显下降,中期逐步恢复,后期平稳增长,未来10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0.9%。环保政策和疫情风险双重挑战下,散养户和小规模户加速退出市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母猪产能快速下降,展望前期生猪产能明显下滑,2019年猪肉产量预计下降6.7%。
从短期来看,2019年和2020年猪肉消费量将会连续两年持续下降。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消费者对于猪肉消费趋于谨慎以及猪价预期上涨会抑制一部分猪肉消费,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将会下降。后期随着生产和消费信心恢复,人均消费水平将会恢复性提高。
从近期来看,2019年下半年猪价将进入上涨周期。疫情下种猪、仔猪跨省调运受阻,2019年下半年猪肉供应预计出现缺口,猪价将会在未来3年保持较好水平。本轮价格周期猪价高点预期出现在2020年上半年。预计在2021年后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
当然,受疫情防控、产业支持政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产能和价格。
 3 鸡肉替代性强,禽链景气向上
针对猪肉价格暴涨,部分民众有意识的选择采买鸡肉。进入2019年3月,鸡价不断上涨,本轮鸡周期是历史性强周期!鸡苗、毛鸡、鸡肉综合品售价均在2018中期以来的景气中突破历史高位,且高位维持一段时间。
2019 年传统春节假期后,毛鸡和鸡肉价格回调明显。毛鸡价格回调近30%到7-8 元/公斤水平;鸡肉价格回调约6%到11500元/吨水平。但父母代鸡苗和商品代鸡苗在停苗期结束后,快速回升至高位。
下游毛鸡和鸡肉价格回调主要源自消费端低价猪肉的压制。猪价低迷,下游鸡肉和毛鸡价格受到明显压制。猪鸡具有一定的消费替代性,但当前鸡价的景气中,低迷猪价反而起到负贡献。
通过分析国内动物蛋白消费结构发现,禽肉消费占比提升较快,占13.5%;猪肉消费占比有所下降,占30.6%。
通过复盘猪肉-鸡肉价格发现,白条鸡零售价除2013年6月这轮周期外,与猪价基本同涨,且猪价上涨幅度越大,该上涨周期中白条鸡零售价年均涨幅也越大。
通过定量测算生猪替代消费估算本轮鸡价高度,若生猪产能去化15%,鸡肉消费增加14%,若生猪产能去化45%,则鸡肉消费增加41%,其中禽肉中白羽肉鸡占33%、 黄羽肉鸡占19%、鸭肉占30%均将出现明显缺口。
若生猪产能去化15%,估计2019年鸡肉均价13500 元/吨,高点可能达到15000 元/吨甚至更高水平;鸡苗均价7元/ 羽,高点可能上涨至13元/羽;毛鸡均价6元/斤,高点可能上涨至8 元/斤。
非洲猪瘟带来生猪产能去化,猪肉供需缺口将逐渐显现;作为猪肉消费的主要替代品,禽肉消费将快速增长,助推禽链景气向上,预计此轮禽链景气向上时间和程度都将超历史周期。
4 牛羊肉产量增速放缓,涨价是正常市场反应
专家认为,这几年猪肉的消费被牛羊肉替代的趋势比较明显,牛羊肉、鸡肉和猪肉消费有联动关系,也是一种替代品,一种销售少了,另一种就销售多了。虽然受猪价影响,但并不大,牛羊肉价格上涨有自身原因。
1.牛羊肉价格上涨是正常市场反应
进入2019年,牛羊肉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和成本上涨的叠加,随着天气转凉,牛羊肉季节性的消费同时在增加;还有养殖成本,尤其是人工、基建、防疫、水电的费用不断上升,助推价格水平的上涨。
另一方面,产业处于恢复阶段,供给持续偏紧,所以近五年来我国的牛羊产业散户加快退出,规模化养殖比重提升,产能处于振荡恢复期,产量增长相对缓慢,所以有些地区出现阶段性较大涨幅。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价格在某一个时间段有一些波动,这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2.行业洗牌,产量增速放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司智陟分析:在2018年,牛羊肉产量保持增长,增速放缓。牛肉产量644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5%,羊肉产量为475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0.8%,牛羊肉总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的13.1%,连续第6年上升。但从增速上看,由于牛羊产业正面临结构调整,行业洗牌频繁,产量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
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流通渠道的快速发展,牛羊肉市场需求旺盛,消费模式更新。“线上”消费已经成为肉类消费增长新热点。2018年全国牛肉集市均价每千克65.17元,与上年相比涨3.9%,小幅上涨。2018年羊肉集市均价每千克62.4元,与上年相比涨11.6%,涨幅明显。
这几年,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的冷却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现状及居民的饮食习惯。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3.未来牛羊肉市场变化如何
2014-2016年羊业经历了3年价格持续下降,累积跌幅达到20%,活畜价格降幅更大,养殖户亏损严重,其退出加快导致行业低迷。当前产业正处于恢复阶段,价格上涨属于理性回归。
未来牛羊肉市场,总体而言,产业转型发展,产量增速趋缓;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量稳步增长;进口继续增加,后期增幅趋缓;价格在展望前期稳中略涨,后期总体平稳。
从生产的角度,牛羊生产稳步增长且增速下降。从短期来看,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规模化程度提升,品牌企业成长,商业模式创新,供给有保证。
从消费的角度,牛羊肉消费总量保持增长。预计2019年,中国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64万吨,羊肉消费量将达到518万吨。预计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49千克,人均羊肉消费量为3.72千克。从价格角度展望,短期来看牛肉价格以稳为主,羊肉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年均价格将超过牛肉。长期来看,随着生态环保压力的加大,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和养殖成本刚性上涨,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趋稳。
自然灾害与疫病,生态环保的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都会影响牛羊肉市场,因此应高度关注疫病防控,建立和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增强产业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牛羊肉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 供需仍处僵持阶段 济宁生猪价格基本稳定 上一篇:养猪大事件:全方面回顾2016年猪价,历史最高价竟达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