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024-6-11 2:46:0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型号:wsz-0.5、wsz-1、wsz-2、wsz-3、wsz-4、wsz-5、wsz-10。
处理水量有:一天处理3吨、一天处理5吨、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
买设备公司一站式服务到家。
a/o法+化学除磷法
生活污水经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连续流经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进行生化处理。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在好氧池中进行去碳及硝化反应。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消化、稳定、浓缩后脱水处置,定期外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4]。        
地埋式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地埋式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将处理规模较小,集污水处理工艺各部分功能,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埋设于地下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目前,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按工艺划分有生物接触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艺等。处理装置可做成钢制定型设备整体敷设或钢混结构现场浇注。
zw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由玻璃钢外壳和内胆组成中心曝气区和四周污泥沉淀消化区,再配以叶曝和电控柜组成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预处理进入zw一体化设备后,首先通过曝气使污水与原有混合液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使有机物高效降解。出水通过下部导流缝进入沉淀区,沉淀区呈双锥形截面,利于污泥沉淀。整套装置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工艺,水力停留时间长达20h,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gb18918-2002)。工艺流程为:污水→细格栅→潜污泵→调节池→zw一体化设备→合格排放。    
  
地埋式sbr工艺   
地埋式sbr工艺普遍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悬浮颗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匀水质后由提升泵输送至sbr反应池,有机物经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为无机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粪车抽走外运处理。该工艺与传统sbr工艺的区别在于滗水器采用动力提升式,而非传统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潜污泵输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气机采用潜水曝气机,进气管设有电控阀门。整个工艺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节省占地,投资运行费用低,无需调节池和二沉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即改进型化粪池,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 —— 厌氧过滤池—— 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a/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_______ 污泥回流___|
设计要点: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 处理工艺。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a/o法的主要特点是: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不存在污泥膨胀;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上是相似的。
sbr法
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物曝气流化床技术是介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曝气滤池工艺的一种新的水处理工艺,它吸取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曝气滤池的优点,具有出水水质好、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脱氮除磷效果好、无须反冲洗等优点。目前,它已经开始在城市污水处理、小区生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微污染源水预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回用处理等方面。
生物曝气流化池技术的特点及能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物曝气流化池的技术特点
与其它好氧水处理工艺相比,生物曝气流化池工艺有以下技术特点:
①生物量大。采用了新型的填料——lt型生物流化填料。这种新型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挂膜容易、生物膜更新快等优点。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挂膜容易等特点,因而生物量大,生物量可以达到10-20g/l以上,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出5倍以上,同接触氧化工艺相当;而且由于生物膜更新比较快,因而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污水处理效果。
② 传质效率高。由于本工艺的特点,填料在池中一直处于流化状态,由于空气搅动使整个反应池内污水和填料充分接触,生物膜和水流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流速,加快了细菌表面的介质更新,增强了传质效果,加快了生物代谢速度。而接触氧化工艺由于填料是固定的,在池中出现了曝气区和非曝气区,因而降低了容积负荷。
③ 充氧效率高。由于填料在水中一直呈流化状态,填料不断的与气泡进行接触并不断切割,因而其充氧效率高,动力效率在3kg/(kw·h)以上,相比其它工艺提高30%,充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有机物的氧化速度。
④ 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处理负荷。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其bod负荷可以达到5-6kg/(m3填料·d);如果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bod负荷可以降低到1-3kg/(m3填料·d)。
⑤ 脱氮效果好。由于填料表面含有较多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因而本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如果配合a2/o工艺,其脱氮除磷效果更佳。
⑥ 出水效果好而且稳定,特别适用于城镇污水二级出水的回用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配合接触沉淀工艺,其出水cod可以降低到50mg/l以下,bod5可以降低到5mg/l以下,ss可以降低到5mg/l以下,氨氮可以降低到5mg/l以下,完全可以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的限值要求。如果应用于冷却水的回用,可以作为生物处理预处理阶段,后续增加混凝—过滤—消毒等工艺阶段。
⑦ 在应用方面。同接触氧化工艺相比,省却了填料框架,填料投加方便;同曝气生物滤池相比,不用进行反冲洗,降低了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运行连续稳定。
具体工程的选择要求包括:
①技术合理。技术先进而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达标且稳定性高,污泥易于处理。
②经济节能。耗电小,造价低,占地少。
③易于管理。操作管理方便,设备可靠。
④重视环境。厂区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厂内噪声控制和臭气的治理,绿化、道路与分期建设结合好。
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聚居”在活性污泥上,活性污泥在反应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与污水广泛接触,使污水净化的技术;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以膜状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与污水接触,使污水净化的技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其变种变工艺,各有特点和应用条件,在选择的时候,应根据各地区的水质、水量、受纳水体、气候、环境、经济情况等条件确定。
⑵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净化机制上,没有什么突破,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革新,现已拥有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多种运行方式,如a/o除磷工艺、a/o脱氮工艺、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a/b法、各种sbr法、载体活性污泥法、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等等。近十几年来,活性污泥法最大进步就是将厌氧机制引入到生化反应池之中来,使厌氧和好氧状况在生化池中同时存在或反复周期性地实现,但其基本流程原理与标准法是一致的。
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a/o法),是具有生物选择机能并兼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标准活性污泥法变法。所谓厌氧就是生化反应段内溶解氧趋于零状态。在这种环境下迫使专性好氧微生物-丝状菌代谢机能锐减,抑制了其繁殖,起到了厌氧生物选择作用,从而可以防止污泥膨胀现象发生。a/o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普遍活性污泥法前段加入厌氧段,通过污泥负荷的变化来实现除磷或脱氮的功能。在a/o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a2/o法,即在厌氧、好氧段之间加入缺氧段以实现同步除磷脱氮,由于其污泥负荷适应范围较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按偏重于除磷或脱氮之一功能进行。a/o法、a2/o法工艺由于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不高、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国内外大中型污水厂中采用最多。
⑷载体活性污泥法,是在活性污泥法反应池内投加固体颗粒或软性、半软性填料,以增加单位反应空间的微生物量,提高反应器容积负荷。

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