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揭密,汕头南澳三大特产之一的紫菜是这么来的

2024-6-9 16:19:4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南澳的头水紫菜今年大丰收,而且品质非常好。”
南澳县主要的紫菜养殖地有后宅、长山尾和云澳海域,目前这三个片区有近50个紫菜养殖场,每个养殖场有350亩左右的养殖面积。
由于今年天气好,水质稳定,水温适宜,自养殖户投放紫菜苗开始,头水紫菜就长得很快也长得很好。
按照计划,在接下来近半个月的头水紫菜收成期,南澳县可为市场提供新鲜的头水紫菜约50吨。
紫菜“出水”一天即可成品如此庞大的产量,得益于今年南澳头水紫菜大丰收。
那么,这些紫菜是怎么养殖的?
清晨时分,在南澳岛后宅镇海域,紫菜养殖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日光下,一艘艘木筏穿梭在各个养殖场之间,一批批紫菜被工人熟练地收离水面,运回岸边。
来自福建的紫菜收割工人,从事紫菜收割工作已有5年。
“平时出海打鱼,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就去收紫菜。”
养殖紫菜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在紫菜生长时期,他每天都要出海“晒紫菜”。
早上把海中的紫菜收起,晒足一天的阳光,再赶在日落之前将紫菜放回海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紫菜在最终收成“出水”时有上佳的品质。
除了养殖要有技巧,紫菜“出水”也考验着收割工人的功底。
在南澳县后宅镇海域,记者跟随陈振深乘坐木筏出海,大概10多分钟后来到了紫菜养殖排。
现场所见,船夫将木筏缓慢驶近养殖排,两名工人看准时机,合力抓住养殖排的一段,麻利地将紫菜从水里抽出,再迅速地拖上木筏。
不到一个小时,木筏上就堆满了紫菜,船夫随即驾驶木筏回码头。
离开海面的紫菜,迅速进入了晒制环节。
在码头,等候多时的工人利用起吊机把紫菜整捆吊起,再用板车将紫菜运载到晒场。
晒场的工人已准备就绪,他们熟练地将紫菜剪下,“圈”成饼片状,摆到晒笼架上,让紫菜尽可能长时间地得到晾晒。
经过一个上午的阳光晒制,紫菜变得轻盈有光泽。
中午时分,工人会帮紫菜翻身,让其水分完全蒸发,一般日落之前紫菜即可成品。
而此时,海的味道和阳光的味道已被揉合进一片片鲜脆的紫菜里。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