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日光在丛云间被割裂成无数的彩色碎片,投射出绛色的光,如干枯后经历了风化的蜻蜓眼,光怪陆离,冷眼。然而已经没有时间去观赏了,远眺山的那一边,我已然了解,今天注定是一场远行,所幸的是有朋友和教官的陪伴,远行的我并不孤独。
曾经有过那么多有关远行的故事,从《圣经》的《出埃及记》,摩西带领信众穿越红海开始,我们就再没有停止对远方的幻想,也从未停止对于苦难的思考
“不曾堕入深渊,无以见神性。”郁达夫如是说。
“略五取蕴,皆名为苦。又此行苦,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佛世尊如是说。
“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海德格尔如是说。
或许世间的道理都是如此,生命唯有在不断趋向于衰竭的过程中才显得如此可贵,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才能学会更好的生活。
我时常思索苦难之于你我的意义,它带不来欢愉,留下的常是悲伤,它像是个强盗,注定要从我们身边抢走那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梦想,比如健康,比如友谊,比如幸福……
可不知道为何,却有那么多人在登上人生巅峰之后,回身都会感谢这一路的坎坷?是他们错了吗,还是我太过幼稚?
我想知道,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人类为什么会永远对着远方的世界热泪盈眶?
于是,带着疑问,我们跟随着军训的队伍,走向了隐匿于群山的彼岸。
枯燥的行走,让我感到疲倦不堪。遥远的前路,又让我感到无可奈何。肌肉的酸痛和苦咸的汗水又是如此惹人厌烦。
我开始思考,这一切是否都是值得的,摩西带领信众走向了信仰的彼岸,夸父在逐日中湮没于永恒的光耀,而我呢?
我到底想要什么?除了沉重的行囊,痛苦的沉思又在无形中给我加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汗水使得我的步履变得愈发迟缓,我眼中伙伴和教官们的身影都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等等,我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和自己相处了……我突然一惊。
我们……不都是在行走中发现了自我的吗?
远行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远方,除了遥远,其实一无所有。想起了海子的这句詩,我突然醒悟。远行的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可远行途中的你我,会在一路的风雨中成长……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着真正的远方,远方注定永远地活在神话里,我们只是在这场通往远方的征程中,追寻着那些让你我困扰多年,却始终不得其解的问题的答案。
一路上,同伴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使得友情的锁链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患难之中,面对艰辛,我们总习惯于抱团取暖,共同克服眼前的难关。苦寒的风霜,给了我们彼此拥抱的机会。
一路上,我们终究发现了彼此的脆弱,我们的善意也得到了表达和释放的机会。莱昂纳德·科恩说过:
“万物皆有裂痕,可那又怎样,裂痕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非洲的草原上,两只受伤的长颈鹿在互相舔舐伤疤,吮吸伤口。可随着不断的进化,我们渐渐失去了对彼此的信任,我们渐渐忘却了这种相互信赖的情感有多么美好,我们更擅长的,是躲在角落里自己拭去了血水来疗伤,然后带上华丽的面具出演人生的荒诞剧。
我们害怕脆弱,我们害怕被他人利用,于是我们终究被自己的恐惧所利用。
可这场拉练告诉了我们,不用怕,脆弱的时候,会有人来保护你,朋友是那个可以在风雨中为你撑起一把伞的人。
世间的一切交易,本质上都是等价交换,我们被夺走了的东西,会以其他形式归还你我。拉练如此,生活中的苦难亦是如此。
也许成长的意义就在于此,成长从来没有让你我变得更好或更幸福,却让你我渐渐接近“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一终极命题的答案,我们在摸索中感知到自我的边际,我们在摸索中试验着世界对你我到底有多冷漠,我们在摸索中发现,自己能和那些让自己感受到温暖的人,相伴着一起兜兜转转于世间有多幸运……也许我们都是一种还未来得及成熟,便匆匆死于成长的动物。
唯有足够苦涩的旅程才足够深刻。
望着前路,我忽觉光明万丈,这是我的征程,它只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