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年,也叫上元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佳节也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故事和特色小吃,一起看看我们赣南有哪些吧。
擂擂茶
擂茶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客家居住区。
仙米冻
有一个仙米冻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话说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一个仙米冻小摊前吃仙米冻,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过,看见姑娘长得好,又不好过去搭讪。姑娘正要离开,小伙子连忙对卖仙米冻的婆婆大喊:“给我来一碗仙米冻,碗不要……”话没说完,婆婆已经把碗往桶里的清水里一洗,说:“好嘞!”没想到小伙子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嘟囔着:“碗都洗过了,我不想喝了!”姑娘登时就涨红了脸。这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竟传为“美谈”。每每没事的时候,只要一吆喝:“走,吃仙米冻去咯!”大家就不由得会心一笑。嬉闹归嬉闹,仙米冻的魅力依然不可抵挡。
采茶戏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赣南采茶戏的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水酒
酿糯米酒过程大致是这样:先把糯米用饭蒸蒸熟,然后把它散开待冷,再散上一定份量的酒饼,把它装进小缸里,然后在缸面和周围用稻草和棉被等遮盖严密保暖。几天后,缸里的糯米饭便发酵变成糟粕,而且渗透有许多液体。这时就用“酒类”,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小篓放进缸里,让液体进入“酒类”,然后用碗把这液体舀进酒坛。这种液体为“酒娘”,酒娘的度数很高,须渗入一定份量的沸水。这样就酿成了香醇的客家糯米酒...
珍珠粉
珍珠粉,用优质晚米制成,,煮好后的珍珠粉颗颗晶莹剔透如珍珠,配上鸡鸭鱼肉等汤,和以佐料即可吃了。它的特点是,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以其个大溜圆洁白,吃起来既有鱼肉的香甜,又有薯粉滑腻,爽牙富有弹性而闻名。
怎么样,有没有你熟悉的味道,如今赣南的这种传统的春节风俗和小吃只有在我们乡村里才比较浓重,保留了许多悠久的传统。因为在我们农村,一个村子大都是同姓居住,具有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所以春节的时候串户和走亲戚十分热闹。你来我往,促成了一个热热闹闹春节的形成。目前,在我们家乡农村这种年味比起以前来已经出现了淡化。随着社会的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往城市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淡化,,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得很少,形成了种种的隔膜。所以,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春节传统更好的延续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