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福鼎月饼最早的装饰画是什么样的?看学生有多喜欢就知道了!

2024-6-8 8:02:5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说起中秋必然想到月饼,如今月饼包装可谓是花样百出。但是,你知道我们福鼎中秋月饼最早的包装是什么样吗?年长的人或多或少都对它不那么陌生,然而年轻一代知道的就不多了。
这种包装源自于清代。当时,福鼎的月饼大如圆盘,饼店出售时用厚纸包成方角形,偌大的平面该有漂亮的画面才能吸引顾客,于是饼花应运而生。饼花是福鼎特有的民间美术工艺品,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月10日,这个福鼎月饼最早的包装就走进福鼎一中图书馆民俗园,带它走进校园的是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主办的“幸福福鼎”大讲坛第四十二讲暨“太姥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邀请了福鼎饼花制作技艺传承人马树霞老师,为在场的约50名高一学生讲述饼花的历史演变过程、形式种类、艺术价值等。
就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福鼎饼花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饼花的内容也多以戏剧表演题材为主,没有固定的画本,内容来源于画师的写生,画面人物生动、色彩明艳。那时候画饼花的艺人多是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他们善书、善画、善各种纸扎。
福鼎饼花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百子花”“团花”“泥金饼花”“木刻饼花”四个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百子花与剪纸艺术相似,手绘团花、泥金饼花本身就属绘画艺术,木刻饼花则与木刻,木版年画相似。除此之外,福鼎饼花不仅记录了当时地方戏曲,还记录了当地民俗和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
清乾隆时期民间艺人
手剪的“百子花”
蛋式泥金饼花“三仙醉酒图”
团式泥金饼花“奶娘传”
民国初年出品的木刻饼花
“群英会”
虽说如今饼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到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饼花为何物,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却从未消退。当日活动中,学生们还在马树霞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饼花。
“这次活动是‘太姥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我们想通过系列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福鼎的历史文脉,提升广大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市社科联主席卢青介绍说,今年“幸福福鼎”大讲坛依托福鼎一中图书馆这一社科普及基地,重点安排“太姥文化进校园”系列社科普及活动。活动将结合学校教学安排和每年开展的科学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开展非遗亲体验、谜语讲座与竞猜、白茶文化讲座和茶艺体验、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话题的中学生校园辩论赛,邀请乡土专家作相关讲座等社科普及活动。
“幸福福鼎”编辑部
文:周小寂 雷小芳
图:雷小芳 福鼎一中 幸福福鼎图库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