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智能温室大棚工程产品介绍“本信息长期有效”
2024-6-7 15:53:3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智能温室的栽培方式
今天我们来讲几个智能温室的栽培方式。
1.软化栽培。可能刚刚接触温室工程的人员不太清楚什么是软化栽培,在这里科普一下,软化栽培是指当在控制环境湿度的情况下,将生长了一定时间的农作物遮盖到半透光或者完全无光黑暗的环境中。这样的方式使得蔬菜光合作用少,叶绿素含量少,叶茎柔软,营养成分含量反而会高。适合软化栽培的有芹菜和韭黄等,其他蔬菜是否适合需要请教温室工程专业人员。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温室大棚新兴的种植方法,种植方法环保健康,成本较低,农作物产量很不错。无土栽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括基质栽培法,二是水培法。与生态园等温室工程相互融合,促进了休闲种植产业的发展。
温室工程设计
3.反季节栽培。顾名思义,大家对反季节了解的更多一些。此类温室大棚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空缺,填补反季节蔬菜供应量。尤其对城市居民更加便利,多了更多选择,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以上温室大棚工程的四种模式,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事半功倍。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因地制宜。合理的规划、标准的设计、市场供求的分析是温室大棚工程建设的前提。
4.促进栽培。指的是应对蔬菜供应淡季,有效发挥温室大棚对于阳光、温度的调节控制,种植耐寒品种蔬菜的方法,尤其适合冬季和早春时节
智能温室物联网哪些功能实用
介绍下智能温室物联网的实用功能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好的条件。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 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 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智能温室的地布
随着现代化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不再仅限于产出农产品。更是集生态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因此,为不断满足于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那么我们来讲一下智能温室铺设的地布。
一、卓越的渗水率。温室园艺地布分为白、黑、绿三种颜色,渗水量均匀、防水土流失,100克重的地布渗水量为10 l/㎡/s。
二、不透光、防止杂草生长、节约人工除草,使环境美观,防止土壤中的营养成份被杂草吸收。
三、强度大,地布上可以行走自走式采摘车及中型设备。
四、地布本身自带网格线,使地布上面的盆栽物整齐排放,便于作业。
五、白色地布具有70%的反光功能,适用于蓝梅、小蕃茄等植物的均匀采光,合理吸收光线,果实着色、饱满,提高产量。
六、使用寿命长,一般在温室内部使用年限可达到7-8年,室外一般使用年限可达到3-5年(高海拔地区除外)。
七、绿色地布适用于室外,可与植物为一体,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还可以用于大面积绿化,如步行道等场所,能更好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地硬化。黑色地布适用于地表、苗床等覆地物。
八、规格种类齐全。100克重的地布常规幅宽4.15m,长度100m,200克重的地布可定尺、拼接生产。
转载请注明来源: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