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你的农药都打对了吗
2024-6-6 10:12:1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7月份棉花进入花铃期,此期为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棉叶螨、棉蚜、棉铃虫发生为害高峰期,此期及时有效防治棉叶螨、棉蚜、棉铃虫对降低棉花产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棉叶螨发生与防治建议
棉叶螨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蜘蛛,当前大部分棉田棉叶螨处于中心株及点片发生阶段,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和棉花打顶有利于害螨进一步扩散蔓延,预计打顶后进入普发期和发生危害高峰期。
新疆地区主要害螨种类主要有土耳其斯坦叶螨(北疆优势种)、敦煌叶螨(南疆优势种)、截型叶螨、二斑叶螨等。二斑叶螨俗称白蜘蛛,是近年传入新疆的新害螨种类,已在南北疆棉花、红枣、草莓等作物上普遍发生,其抗药性较普通害螨强。
防治建议:
(1)点片发生期:人工背喷雾器进行点片挑治,兼顾打田边地头保护带,推迟棉叶螨进入棉田。
(2)普发期(有螨株率达10%以上或出现连片红叶)使用专性杀螨剂及时普防。
(3)选择专性杀螨剂,用药配方要合理,必须加杀卵剂。棉叶螨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繁殖十分迅速,单一用药不仅药效不佳,还需多次重复用药,浪费化防及机力成本,用药时务必注意杀成螨、若螨、幼螨药剂和杀卵剂的配合使用。杀卵剂:四螨嗪、噻螨酮、螺螨酯、乙螨唑;专性杀螨剂:炔螨特、阿维菌素、哒螨灵、乙唑螨腈等。
(4)大型拖拉机打药为宜,棉叶螨主要在棉叶背面为害,大水量带吊喷药效佳,亩用水量建议60~80升,正反打透、打匀。
二、棉蚜发生与防治建议
当前南疆局部地区棉蚜持续爆发,棉农三天一遍药、棉蚜反弹快等问题较为突出,北疆棉蚜目前处于中心株及点片发生阶段。
防治建议:
(1)蚜虫初发期,适当容忍,杜绝乱打药。棉蚜发生是从地头地边开始,先形成中心株,然后扩散成点片,此期合理处理中心株和点片喷药即可,不必见虫就大面积喷药,中心株遵循“查、插、抹、涂、拔、喷”六字方针,点片期选择高效、低毒、专性、对天敌影响小的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等)进行点片喷药处理。
(2)达到防治指标再普防,合理化防、保护天敌。普防指标:倒三叶蚜量200头、棉蚜危害卷叶株率10%以上、田间益害比小于1:500,选用高效、低毒、专性、对天敌影响小的杀虫剂(呋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双丙环虫酯、烯啶虫胺、氟吡呋喃酮等)进行全田普防,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3)严禁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广谱性农药进行全田普防。此类农药不仅对天敌杀伤大,还会刺激棉蚜产生有翅蚜,有翅蚜迁飞会加速棉蚜扩散和蔓延,造成棉蚜越打越重,越打越多,恶性循环。
(4)全田普防亩用水量建议50~60升,既要确保药液浓度合理,又要正反打透,提高防治效果。
三、棉铃虫发生与防治建议
当前处于二代棉铃虫幼虫为害期,若防治不当棉铃虫将大量为害花蕾,本月上旬为二代棉铃虫最佳防治时间。
防治建议:
(1)药剂选择:棉铃虫药剂的选择,需要兼顾农药的速效性、持效期及安全性,建议选择专性药剂,注意配方施药(即速效药剂配合持效药剂共同使用),避免多次施药而造成药剂与机力浪费、害虫抗药性、田间生态平衡破坏、其他害虫(蚜虫、红蜘蛛)爆发等问题。
棉铃虫推荐用药:(6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克/亩+(5.7%甲维盐)20~25克/亩。
(2)施药时间:施药适期为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钻蛀前。打药打在卵高峰可有效避免棉铃虫对作物造成危害。因疏忽错过施药适期,即发现棉铃虫为害花蕾和嫩叶应及时喷药、及早控制为害,降低损失。施药作业应选择在早晨10:00前或下午18:00后天气凉爽时进行,此时棉铃虫大量集中在棉花中上部嫩叶及幼蕾上取食为害。
(3)对施药质量的要求:均匀喷施棉花中上部,用水量30~40升(水量不宜过大),确保药液浓度合理,以提高药效。
来源:伟农植保,如需转载,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欢迎留言与小编交流-------我是小章鱼
文章来源:劳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