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三中院获悉,阚某、马某等8人被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达2.3亿余元,因犯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分别被判刑,其中4名主犯被判无期徒刑。据了解,该案是北京法院系统审理的税额最高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据介绍,2010年至2015年间,阚某作为北京方恒商贸有限公司(简称方恒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雷博(北京)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简称雷博公司)、中盛天勤(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中盛天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没有货物购销的情况下,伙同并指使公司财务人员于某,以上述公司名义向北京天马恒运商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562份,税款合计人民币23284万余元。其中,马某等人利用掌握的7家公司,多次为上述公司从雷柏公司、方恒公司、中盛天勤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1771份,税额共计人民币11 656万余元;李某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余份,税额逾8600万元;王某、张某等人介绍雷博公司、中盛天勤公司,在没有实际货物购销的情况下,为4家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票共计234份,税额合计人民币2900余万元。上述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认证抵扣。
2017年9月29日,阚某、于某、张某、石某被查获归案;2017年10月15日,王某被查获归案;2017年10月26日,李某被查获归案;2017年11月8日,马某等二人被查获归案。
经审理,法院认为,阚某在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为马某、李某经营的单位开具专用发票,后马某、李某等人使用从阚某公司开具的发票进行申报抵扣,其行为给国家造成了税款损失,上述人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根据现有证据能够证实马某、李某等其他人的行为构成介绍他人并虚开增值税发票。阚某、李某、于某等5人作为单位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巨大,均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李某、马某4人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发票,数额巨大,其行为均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对李某所犯的单位犯罪、个人犯罪数罪并罚。
综合考虑主、从犯、事实、犯罪情节等情况,北京三中院最后做出上述判决。
发票是一个经营者在开展业务中最重要的内容。作为中国特色的税收征管工具,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与发票打交道,而与发票打交道,就会产生相应的成本、风险。企业家千万不要小看发票只是一张纸,上面可能染有生命。在2011年《刑法》第八修正案通过以前,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行为最高刑罚是死刑。现在最高刑期是无期,虽不危及生命,但也够严重的了。所以,要讲发票违规导致的风险,须先讲讲增值税专票。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除此之外,还有可能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金,和被没收所有财产的财产刑。
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本来自身的经营就收入微薄,除去经营的一些必要成本后净利润就变得少得可怜,再面对高额的税率就更加入不敷出。所以很多企业就想利用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税款,减少自身的税负。
很多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财务制度建设不完备,因而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法犯罪,导致企业本身和主管人员风险缠身、危机四伏。无论是为自己虚开,还是为他人虚开,只要发票上的销货方、购货方、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有一样与实际经营业务不一致,就属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河南省破获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案件中,两名犯罪人王仙通、黄增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全部财产,有期徒刑十四年、罚金四十万元。
王仙通和黄增托的作案方式为:首先取得其他企业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伪造货物名称和销货单位名称之后入账,然后从税务局领购发票对外虚开载有虚假信息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给受票单位,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资金往来和真实的货物交易,属于典型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诸多企业每天都要办理的事务,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因其高频的出现次数,也就增加了企业及主管人员犯罪的几率,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触犯刑法,遭受牢狱之灾。
最新消息:
1、虚开税额5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处2万以上20万以下罚金。
2、虚开税额5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金。
3、虚开税额25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近年来税制改革均是围绕提高汲取能力而动作频频。在具体的技术手段上,比如金税三期系统、银行开户清理、信息联网、社保费改由税务征收等等,将税源逐一精准控制。接下来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电缆企业请注意,红线一定不能踩。
对于企业和企业中负责的个人来说,避免法律风险最务实的策略就是在做事之前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红线是不能踩的,国家法律也不允许触碰。
但是笔者认为,企业交税该交,这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只是税制繁多,经常性出现变动,赚点钱弄得企业人人自危,还谈什么大胆创新。但是站在国家立场又能理解,毕竟税制越完善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纳税环境,可这对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压力,有些刚起步对财务税务不太健全的企业很容易莫名其妙就踏入违法违规的税务风险。(许132)有时候(0623)以为有些(3401)方式可以降低一些税务成本,但事后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不过想减少税收,现在虚开还是不要再铤而走险了,可以选择一些地方政府的税收政策,企业正常申报纳税,不涉及税务风险,之后再财政返税。一般增值税返地方留存的50%-90%;企业所得税返地方留存的50%-90%。
1911238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