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全国各地猪价不断上涨,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到2019年6月份的第四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达到了16.7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46.5%。而猪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便是由非洲猪瘟引起的。一方面,由于非洲猪瘟的缘故,养猪行业增加了防疫方面的成本,从而导致生猪出栏时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出栏和存量也大幅降低,导致市场供不应求。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19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1346万头,同比下降了6.2%,生猪存栏34761万头,同比下降了15%。
不过,虽然生猪出栏量有所下滑,但是半年时间仍然出栏了3亿多头生猪,由此可见,国内的养猪市场有多大。而受益于庞大的市场,国内养猪的出名企业家不在少数,比如网易的老板丁磊,北大毕业的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等。不过,就养猪的规模而言,目前国内主要有两家大型的养猪上市公司,一家是广东的温氏股份,一家则是河南的牧原股份。
猪
根据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各自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温氏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304亿元,实现净利润13.8亿元;牧原股份则在上半年实现营收71.6亿元,亏损了1.56亿元。当然,温氏股份还有养鸡与养鸭的业务,其中养鸡还是它的主营业务之一。单纯的就养猪规模而言,温氏股份上半年销售商品肉猪1177.40万头,而牧原股份在在上半年销售商品猪581.5万头。两家公司半年合计销售肉猪1758.9万头。截止到目前,牧原股份的总市值达到了1677亿元,温氏股份的总市值则达到了2204亿元,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达到了3881亿元。
温氏股份总部
实际上,作为国内两大养猪龙头企业,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还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养殖模式。其中,牧原股份的养殖模式较为常见,就是由公司统一投建大型的养猪场,进行统一养殖。而温氏股份则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其中,温氏股份把养殖委托给合作的农户,而公司则负责品种繁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饲养技术、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环节。而作为合作的农户,则需要自己投资建设养殖场地,随后从公司领取猪苗、饲料、疫苗等,按照公司的规范进行养殖。当养殖达到出栏标准时,又由温氏股份进行统一回购销售。
就目前而言,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一南一北,两者不同的养殖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牧原集团总部大楼
就像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背后有一段传奇的创业故事一样,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同样如此。牧原股份创始人的秦英林,作为一名大学生,放弃了原先在国企的铁饭碗,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回家养猪,然后逐步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养猪企业。在2019年胡润百富榜中,秦英林家族的财富达到了420亿元,成为河南首富。而温氏股份的创始人温北英,则是从国企停薪留职后,跟儿子温鹏程一起联合村里另外7户农户,共同筹资8000元,以养鸡开始。在2019年上半年,除了售出了1177万头猪之外,温氏股份还售出了3.94亿只鸡。而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养殖企业,比如香港的肉类,基本上都是由温氏股份提供的。
如今,虽然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一南一北,成为我国最大的两家养猪企业,但是对于整个猪肉市场来说,两者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只有5.6%。因此,近两年来,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仍然在不断的扩大养殖规模,力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