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小知识: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为何母猪分娩当天不进食?
养过猪的养殖户肯定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母猪分娩的前后几日内,分别要进行相应的减食和增食,而在母猪分娩的当天,最好选择少量食或者不喂食,可能有些养殖户会担心:如果在母猪分娩当天不给母猪喂食,会导致母猪在分娩当天由于体力不足而发生难产的情况,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来说,在母猪分娩的当天选择少量喂食或者不喂食并不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分娩,母猪的生产周期基本在114到117天,养殖户可以根据母猪的受精日期与母猪的体外观察推断出母猪的分娩日期,计算好了母猪具体的分娩日期后,养殖户应该在母猪分娩的前、后5天对于母猪进行减食、增食,减、增食的方式应该是阶梯递减与阶梯增加,前、后五天的食量分别为5、4、3、2、1、0(分娩)1、2、3、4、5(单位为公斤),正常母猪的进食量应为自身体重的百分之3到百分之5,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给母猪减食首先是防止母猪营养过剩,母亲下体脂肪过量堆积、乳汁过量分泌,导致乳房炎的发生,乳房炎会导致产后母猪的哺乳困难,直接影响乳猪的质量。
为何在母猪生产的当天应该如何控制母猪的进食量呢?
根据美国先进养殖的经验:最好是在母猪分娩的当天不给母猪喂食,因为母猪分娩时的应激情绪比较强,情绪暴躁,如果母猪在分娩当天吃了太多的食物,那么母猪会由于分娩时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母猪的肠胃功能紊乱,大量的食物堆积在母猪的肠道内,这会增加母猪体内的压力,肠道压迫子宫、胎儿,会增加母猪难产的风险。
其次,大量的食物在母猪的肠道内无法消化,这会引起母猪发生便秘,便秘会导致母猪发生低烧,这对于正在进行生产的母猪是十分不利的,而且便秘还会导致母猪的食欲不佳,食欲不佳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例如:食欲不佳导致母猪在产后无法快速恢复食欲,食欲不佳导致母猪无法获得足量的营养来保证奶水的供应,影响乳猪的营养供给,导致整窝乳猪质量下降,而且母猪一旦哺乳期营养不足,母猪身体只能通过消耗脂肪的方式来供给奶水,这会导致本来就虚弱的母猪更加虚弱,所以说:在母猪分娩当天给大量喂食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想法,很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如果在母猪分娩当天不给母猪喂食,首先避免了母猪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而且还会降低母猪分娩时发生难产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让母猪在分娩时保持饥饿感,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母猪在产后进行食欲恢复,让母猪能够提供含有充足营养的奶水给乳猪喝,帮助乳猪快速生长。
当然,母猪产前减料、产中不喂料、产后加料是母猪生产时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母猪更好的生产、提高乳猪的质量,增加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适用于大型猪场,但一般规律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母猪的营养良好、膘型正常(肥胖),那么这种方法肯定没有问题,如果母猪在产前就表现出营养不加、膘型瘦弱的情况,那么我们就要适当的改变喂食方法。
一旦母猪在产前营养不加、膘型瘦弱,那么我们就要减少猪饲料中粗饲料的含量,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如果猪场的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在母猪分娩前的一周给母猪喂食鸡蛋,每天3到5个鸡蛋即可,需要连续饲喂,加快母猪的供给,防止出现母猪难产、乳猪整体质量不好等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