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售粮加快,贸易商成本增加,玉米价格有望水涨船高
2024-5-26 11:06:3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4月10日吉林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购价上涨10—20元/吨,黑龙江、辽宁等地暂时价格平稳,未上涨也没有下跌。眼下正值玉米陆续春播之际,农民也希望玉米价格有所上涨,如果价格一直回落,那么将影响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主产区农民选择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增加了,玉米种植面积大概率要调减。东北接力山东玉米价格上涨,后市行情能否看涨?能涨到多少?
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抬高将是大势所趋
3月27日、28日先后启动了吉林、内蒙古的地方拍卖,特别是吉林地区,作为年内的首次玉米竞拍,市场关注度高,或许由于拍卖底价1680元/吨明显高于当前市场价,成交情况并不理想,只达到58%,内蒙古玉米拍卖结果更是由于拍卖底价偏高,1760元/吨和1780元/吨直接全部流拍。两次地方拍卖均没有达到火爆的程度,然而清明节后玉米主产区并没有发出再次启动竞拍的消息,容易引发市场的猜想,如果拍卖底价继续保持相对高位,那么对现阶段的玉米价格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地方性玉米竞拍被认为是临储玉米拍卖的试金石,虽然两者投放体量上差别很大,但可以通过这样的竞拍测试市场反应,可以为临储玉米拍卖方案指定提供参考,从目前的情况看,临储玉米拍卖底价的抬高将是大概率的事,对当前的玉米价格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基层农户售粮进度快马加鞭,贸易商收粮成本在增加,玉米价格有望水涨船高
2018年主产区玉米采收期延迟了不少,由于产量受到了影响,农民惜售心理比较强,年前很多农民留着玉米不卖,年后过了元宵节后才开始积极卖粮,特别是一些地趴粮走量较为明显。进入3月份售粮进度明显加快,2月28日时玉米主产区累计收购量为7283万吨,同比减少778万吨,到了3月31日时累计收购量达到了9540万吨,同比增加625万吨,一个月的时间把售粮进度赶上来了,而且还超了去年。
目前基层粮源只有1—2成,粮贩收粮难度和成本在增加,大部分粮源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收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自然会加在玉米价格上,且贸易商跟农民不一样,议价能力比较强,如果玉米价格没能产生一定的利润,短期宁愿选择惜售,玉米深加工企业、饲企等又存在一定的采购需求,那么只能适当的提高收购价,以满足正常的采购需求。
港口库存偏高,以及玉米及其替代品仍将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
无论是华北还是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说当前南北港口库存量偏高,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一方面说明贸易商走量较为积极,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下游消费的疲软。港口库存处于高位,短期来看难以缓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玉米价格的走势,使得上涨空间有限。
另一个不利的因素就是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预期增加,贸易磋商的利好将是玉米、大豆等利空,大概率会增加进口量,像乌克兰、老美等进口玉米已经陆续到港,在后期行情中,还会陆续有相关的消息。近期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拟取消酒糟蛋白饲料的调查,意味着玉米替代品有望放开,这无疑是利空消息,会使得进口价格优势明显,对玉米价格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玉米价格上涨有限,1元/斤仍是重要阻力位
对于近期华北、东北部分地区玉米价格轮番上涨,个人认为得保持一定的理性,不要指望玉米价格能上涨很多,在主产区1元/斤基本上是难实现,手中还有一定余粮的农民,如果当地有合适的价位,还是择机卖粮比较稳妥。
目前黑龙江、吉林地区玉米价格分别为0.74—0.8元/斤和0.79—0.83元/斤,辽宁、内蒙古地区玉米价格为0.81—0.85元/斤和0.82—0.85元/斤,山东、河北地区玉米价格分别为0.9—0.93元/斤和0.87—0.92元/斤。即使是当前价格比较高的山东地区,离1元/斤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还是有望实现,农民卖粮基本上是达不到这个价格。
总之,近期玉米价格似乎在玩接力赛,先是山东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轮番上调收购价,紧接着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接着上涨,这也再次验证了“玉米涨价看山东”的说法。
对于当前的玉米价格上涨,个人认为存在一定借机炒作,当然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毕竟基层粮源在不断减少,临储玉米拍卖延期,拍卖低价抬高,对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形成一定的支撑,同样利空因素也接二连三出现,所以也不要指望能上涨多少。
适当提价后,当玉米深加工企业到货量明显增加时,又会迎来价格下调的时候,对手里还有余粮的农民来说,玉米价格上涨反而是兑现的机会。
来源:玉米价格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农多收,获得更多农业资讯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