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8月下旬番茄容易裂果!这几点要注意了

2024-5-26 1:02:3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立秋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蔬菜上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番茄也进入了裂果高发期。我们菜农朋友应该如何管理防裂果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番茄的裂果高峰期有两个:幼果期和成熟期。关于裂果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裂果的核心原因是老化的番茄表皮抵抗不住来自果实内部的较强膨胀压力,从而容易形成裂果。
番茄果实在红熟期后,植株的光合作用还在进行,水分和营养物质还在继续吸收,根系所吸收的物质和光合作用所产生能量在果实内形成的压力并未减弱,而此时果皮却发生了变化。
果皮的韧度降低,果肉同时变软,当压力大过韧度,形成裂痕,裂果现象由此发生,这也是红熟期番茄易发生裂果的生理原因。
裂果出现的原因即是果肉的增长和果皮韧度的减弱,也就是说一个是表皮原因,一个是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内压过大超出果皮膨胀临界值,发生炸裂。
外部原因:番茄表皮韧性差,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番茄内部发生剧烈变化或是正常生长,都容易发生裂果。
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都跟水和肥有关系。
内因:内压过大是肥水管理不当造成的。
当前,秋茬蔬菜西红柿结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根据棚室土壤墒情,及时追肥浇水,保证不过干过湿,不大水大肥。一要注意肥料用量,二是要及时补充硼钙肥增强果实耐裂性。
土壤水分含量与空气湿度的剧烈变化影响造成的裂果。有些菜农在番茄生育前期为防止植株徒长采取控水措施,而在进入结果期后又采用肥水猛攻的措施促进果实发育,在这种肥水充足的条件下,番茄果肉生长速度快,果皮相对生长速度慢也是造成裂果的主要原因。
外因:表皮的韧性,从幼果时期就决定了。
幼果时期环境的调控和营养的补充非常关键。我们所补的元素都必须通过植物的生化反应,转化成细胞的组成部分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效果。这需要一个过程,该补的时候就要补。等到果实快裂了,再用多少叶面肥也没用。
另外自身基础打好了,也要注意外部因素的影响。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类农药,避免使用高浓度农药叶面肥。有些菜农为防治一种病害,任意增加用药浓度,用药过重影响了果皮的生长速度,造成番茄裂果。
注意喷药防病的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准浓度与时间。若喷药时温度偏高或喷药时间安排在中午,药液挥发快,果面残留的药滴浓度会迅速变大,果皮易开裂,从而形成裂果。
因此,喷药可在早上果面消露后进行,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间喷药。对于药剂浓度也要合理掌握,并且不可乱配农药,防止因出现药害,而致使果实皴裂。
进入秋季后,天气变化莫测,应根据每天天气情况合理放风,减小昼夜温差,促使番茄果皮与果肉同步生长。番茄生长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但要防止温差过大,切不可再像夏季一样昼夜前后通风,夜间需适当关闭放风口,或拉小放风口,避免夜温过低,造成昼夜温差过大。
我们一般可通过开关风口来控制棚内的温湿度,一般棚内上午温度达27-28℃时,果面结露消退后再通风,下午棚内温度降至23℃左右时,即可关闭风口,避免夜间温度较低。遇到大风天气时,要避免风直吹西红柿果实,也可有效减少裂果。
来源|191农资人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