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分享」淮安美食文化“十八怪”来啦,淮安人怎么能不知道?!

2024-5-25 21:21:4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冬季进补,正当时
今天,发布君为大家奉上
淮安美食文化“十八怪”
各位有口福啦
请按宴席顺序
准备今天的晚宴吧
一:饭前掼蛋赛一赛
掼蛋掼蛋
饭前掼蛋赛一赛
  淮安人流传着一句话“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足见淮安人对这一扑克游戏的喜爱。这项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逐渐成为淮安的城市名片。掼蛋起源于淮安区南闸镇,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掼蛋讲究的是对家之间的配合和手上牌的组合,既可放松身心,又能益智健脑,还能从中悟出许多道理,一举多得。
二:高沟蹄膀捆着卖
捆蹄捆蹄
高沟蹄膀捆着卖
  高沟捆蹄是淮安美食中食香味俱佳的一道出场冷菜,始创于清代后期,精选猪蹄膀肉为主料,以干肠衣捆扎,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肉果、甘草、橙皮等辅料,经过20多道工序制成。捆蹄色泽酱红,咸鲜香甜,鲜嫩可口,食之不腻,细嚼慢品,回味无穷。民谣流传:中秋向后日渐凉,高沟捆蹄争相尝,购货客人如云涌,只惜生产供不上。
三:板闸皮肚是头菜
皮肚杂烩杂烩
板闸皮肚是头菜
  皮肚是猪的肉皮再制品,口味独具特色,系淮安区的土特产品。淮扬菜讲究的就是“淮产烹淮菜”。直至改革开放前,烩皮肚作为喜宴“头菜”一统宴席多年。烩皮肚选用金黄色的皮肚、鲜红色的火腿片、翠绿色的笆菜头、乌黑色的木耳,加以荤汤,烩成“大杂烩”,装在长腰形的盘中。这色香味美俱全的“大杂烩”,顿时便让人垂涎欲滴。
四:软兜长鱼用料是脊梁盖
软兜长鱼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用料是脊梁盖
  “软兜长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为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上的菜品,用料必须是黄鳝的脊背肉。据说,古代汆制长鱼,是将活长鱼用纱布兜扎,放入带有葱、姜、盐、醋的沸水锅内,汆至鱼身卷曲,口张开时捞出,取其脊肉烹制。成菜后鱼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夹起,两端一垂,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食时,可以汤匙兜住,故名“软兜长鱼”。
五:码头羊肉汤不赖
羊肉汤羊肉汤
码头羊肉汤不赖
  “先上汤,后上菜,先动勺子后动筷”。淮安古镇码头的汤羊肉闻名遐迩。汤羊肉经过特殊的烹调加工,汤,鲜、美、香、爽;肉,酥而不散,具有健胃强身之效。老字号的羊肉汤店中,支一口一人高大桶,放入羊骨,炉火不断,慢烧细熬,原汁原味。冬日早晨,来上一碗热汤,撒上些许胡椒,一口下去,浑身冒汗,直暖到心窝窝里。
六:淮安茶馓论支卖
茶馓茶馓
淮安茶馓论支卖
  茶馓是淮安著名的土特产伴手礼之一。清咸丰五年,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改进了茶馓制法,生产出享誉中外的鼓楼茶馓。茶馓制作时,用上等精白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俗称一支),每支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捞出,工艺一气呵成。改革初期由于人们消费能力有限,当时街头小贩将茶馓按支来卖。
七:蒋坝鱼圆醋汤怪
鱼圆鱼圆
蒋坝鱼圆醋汤怪
  古镇蒋坝位于洪泽湖东畔,水产丰富,其中有一道用白鱼或青鱼加工做成的佳肴——鱼圆,乃淮扬菜系中之名品。蒋坝鱼圆形状有圆有长,色泽雪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用筷子轻挑鱼圆,白银银、巍颤颤、嫩津津、仿佛一粒硕大的珍珠。佐以香醋,一入口,鲜嫩无比,若有似无,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八:钦工肉圆摔不坏
钦工肉圆钦工肉圆
钦工肉圆摔不坏
  “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作为清代著名“贡品”的钦工肉圆,如今是淮安人家常菜中的一道美味。制作时,选取猪后腿的精瘦肉,冷水洗净,手起刀落,切成小块。为了口感的筋道爽滑,需用刀背或铁棍拍打成糊状,且用力适当均匀。行云流水的动作宛如“食神”再现。
九:平桥豆腐中有鱼脑袋
平桥豆腐平桥豆腐
平桥豆腐中有鱼脑袋
  平桥豆腐是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经济实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腻,清素入肺。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经过平桥镇时,当地富商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烧制出平桥豆腐,让乾隆皇帝赞不绝口,成为淮扬名菜。成菜上桌后,略带油脂看似不冒热气,其实很烫,勺不起,气不起,勺起气起,因此需吹后食之,小心慢用。
十:盱眙龙虾誉海外
龙虾龙虾
盱眙龙虾誉海外
  “轻轻拉着你的手,掀起你的红盖头……”别想歪,这可是淮安人为吃龙虾而作的剥虾口诀。淮安的小龙虾生长在洪泽湖区域、淮河岸边,生态环境优越,肉质紧实鲜美。炎炎夏日,与三五好友相约龙虾馆,不管是经典的“十三香”、蒜泥龙虾,还是创新派的冰镇、碳烤、椒盐口味,点上数斤,啤酒佐之,你来我往间,成就了淮安独特的美食风景。
十一:小壶喝酒比喝茶快
小壶喝酒小壶喝酒
小壶喝酒比喝茶快
  “壶中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淮安人重情重义,也识酒、好酒,都说“酒品如人品”,酒桌上处处流露出淮安人的真性情,酒过三巡后便是推杯换盏,不断将酒席气氛推向高潮。金庸笔下的“令狐冲”在酒桌上被戏称为“拎壶冲”,敬酒者一口喝光小壶中的白酒,表露的是满心满意的浓浓情义。
十二:朱桥甲鱼营养帅
朱桥甲鱼朱桥甲鱼
朱桥甲鱼营养帅
  淮安东南片地区以鱼米水乡著称,是甲鱼生长繁殖的天然优良场所。东南片诸地又以朱桥烩制的甲鱼最为出名,选用大甲鱼、海参、鱿鱼、冬笋等原料精制而成。裙边肥嫩柔软,兼有鸡、牛、羊、猪、鱼肉之味,香气四溢,别具一格。选用龟形盖碗盛装,一道“老龟献寿”就可以上桌了。品一口安神补脑,喝一碗祛除体湿,来一盅预防浮肿,实为筵席珍品,进补佳品。
十三:蒲草做成招牌菜
开洋蒲菜蒲草
蒲草做成招牌菜
  相传,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被金人围困,粮食断绝,在淮安城文通塔下勺湖岸边,发现马吃蒲草,联想到人可吃蒲草的根茎,从而渡过了难关,故民间称蒲菜为“抗金菜”。其中,又以开洋蒲菜的做法最为经典。食材取自天妃宫万柳池,那里水浅淤深,蒲茎发育粗壮,洁白如玉,长而且脆。做出的菜品口感细嫩爽口,汤汁清鲜,清香四溢。
十四:涟水鸡糕百搭菜
涟水鸡糕涟水鸡糕
涟水鸡糕百搭菜
  涟水鸡糕以其丰富的营养,细腻的口感,明亮的色泽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城内姚姓大厨绞尽脑汁,做出一盘细腻上口的鸡糕,吃得皇帝满头冒汗,赞不绝口。别看鸡糕外表平凡,主料可是实实在在的鸡胸脯肉,辅以适量鲜虾仁、鸡蛋、山药、豆粉等调料,既可当主菜,又可与蘑菇、青菜等烧烩炖煮,真的是亲切百搭的菜中“逢人配”。
十五:文楼汤包管当筷
文楼汤包文楼汤包
文楼汤包管当筷
  “轻轻提、慢慢移、先吸汤、后吃皮”。道光年间,淮安河下镇上的老店文楼出了一味美食,厨师陈海仙改进烹饪技艺,将包子改成汤馅,皮薄透明而不破,口张汤满而不溢。汤料选用蟹黄、老母鸡汤、鸡丁、猪五花肉、虾米等20种原料拌制而成。吃时先用吸管戳破薄皮,慢慢吸尽内里汤料,感受蟹黄的鲜美,爽滑的汤汁沿着喉咙向下,幸福之感溢满五脏六腑。
十六:水煮茶中放韭菜
水煮茶水煮茶
水煮茶中放韭菜
  水煮茶是金湖的一道特色土菜,叫茶又不是茶,“茶”是茶点之意。先用面粉和水,摊成薄薄的面饼,将面饼切成二寸左右长条后,放进葱蒜佐料,加水煮熟,放入切好的韭菜,即可盛碗食用。这道菜原料十分平常,就是农家常见的小麦面和本韭菜,汤是鲜美的,饼是压饿的,既营养又美味,可谓物美价廉,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十七:阳春面条情常在
阳春面阳春面
阳春面条情常在
  来碗阳春面,寓意常(长)来常(长)往。淮安人喜欢以一碗素净的阳春面作为宴席的收尾主食,寓意朋友情谊如这碗面一般连绵不断。传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至淮安,避开百官,品尝了面摊上的清汤面,金灿的油花和点点翠叶却让他赞不绝口,赐名“阳春面”,沿用至今。小小阳春面承载起弘扬淮扬美食文化的历史责任,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十八:青萝卜当作水果卖
青萝卜青萝卜
青萝卜当作水果卖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一向有“小人参”之称。冬季吃萝卜对人体非常有益。萝卜本属蔬菜,但在我们大淮安,萝卜可是当作水果卖的哦!其中,以钵池山周围沙土地长出的青萝卜最为有名。这种青萝卜皮薄肉细,外面光洁,碰刀即裂,水分足,糖分高,不糠心,吃到嘴里甘甜脆嫩。因此,尽管餐后水果种类很多,淮安人最喜欢的还是这爽口解腻、有助于消化的青萝卜。
看完淮安美食文化“十八怪”
相信你已经淌口水了吧
别忘了
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感受哦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