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养殖胡峰技术安全可靠
大棚建造:12米长,宽2.7米,高2米。技术要求:一半全部遮阳遮光;一半要完全可以让阳光照射,通风透气。越冬大棚、筑巢大棚和交配大棚可以共用,只是筑巢大棚不能遮阳光,不能遮阴,要求全棚可以让阳光照射。福建胡蜂养殖技术中心。
2、越冬室:选取自然枯死的冬瓜树,楚雄州叫水冬瓜树,有无树皮均可,直径25厘米,锯成30厘米一截,用电钻打孔,孔口直径4厘米,洞深25厘米,洞内直径15厘米,在用腐烂的松树桩木块封堵严实(火把节时舂耍火把的松香灰的那种),***后离封堵孔口处5厘米高处打个直径3厘米的孔供越冬蜂王自由进出。必需晒干燥,不可潮湿。-福建胡蜂养殖技术中心。
3、筑巢大棚及内部:它的功能只是为了防止蜂王从筑巢箱逃出飞丢失而已。关键是摆放在里面的几十个筑巢箱,筑巢箱分活动区和筑巢区。筑巢区可以用啤酒箱,箱底侧面一角处开个直径4厘米的孔供蜂王进出。箱子顶端横担一根宽5厘米,长可以穿出箱子两头,刚好可以担在箱子上的木条,不能太光滑。筑巢箱内部应该是遮光黑暗的。外面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淋。
活动区大小跟啤酒箱一样,用铁纱网制作,只是底部应该用木版,防止挂伤蜂王的脚。活动区一侧留个小门,方便喂食物,用两个不同颜色的瓶子盖,一个装糖蜜水,一个装水,一天清理干净一次。一边放入腐烂的树及树皮供做窝用。一个蜂王关养在一个筑巢箱里,筑巢箱摆放应该有7厘米以上的距离,防止相互影响。-福建胡蜂养殖技术中心。
2.蜂扫蜂扫是意蜂必备的工具,在抖完蜂以后,扫一扫蜂脾上未被抖落的蜜蜂。而中蜂和意蜂不一样,中蜂不用蜂扫。因为中蜂性情暴躁易怒,使用蜂扫容易引起工蜂发怒起飞蜇人。如果中蜂抖完蜂以后,有未抖落的蜜蜂,直接用嘴吹一吹就会飞走。3.起刮刀起刮刀也是意蜂必备的工具,由于意蜂会采集蜂胶,所以巢脾上和框耳上,经常会被意蜂用蜂胶沾住。如果没有起刮刀的帮助,养蜂人是很难徒手掰开巢框的。而中蜂是不采集蜂胶的,他们只会用蜂蜡来做巢脾和沾框耳。所以养蜂人只需要轻轻一掰,就可以提起巢脾来。养中蜂千万不能照搬意蜂的技术和工具,应该通过了解中蜂的习性和特点,然后使用更符合中蜂的技术和制作更合适的工具来饲养中蜂。我们养中蜂的养蜂人应该。多分享一些养中蜂的经验和心得,敢于去尝试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开创出一套,完全属于中蜂,适合中蜂的技术和工具。及时排泄进入3月份,挑选一个晴朗无风,气温10℃以上的天气,让蜂群进行一次飞翔,排掉一冬天积累的粪便。室外越冬的蜂群直接打开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让工蜂自由出入飞行。室内越冬的蜂群,提前准备一块背风向阳,无积雪的场地。上午8点气温开始升高时,把蜂群搬出越冬室,开门排泄。温度高适合检查蜂群时再进行全面检查处理,不适合全面检查时就调整下饲料,别让缺饲料群挨饿。保护蜂群从排泄到第一批工蜂出房,这段时间工蜂数量逐渐减少,蜂群繁殖的条件比较差,养蜂者应该增加一些措施保护蜂群。2.撤出多余巢脾蜂群开始繁殖前,根据群内蜂数撤出多余的空脾,按每张脾1.2-1.5框蜂标准,群内至少留1张蜜脾,还要换入1张贮有500g左右花粉的粉脾。养蜂场在改良雄蜂时方法与蜂王差不多,在自然分蜂季节蜂群会大量培育雄蜂,此时要将劣质蜂群的雄蜂房除掉,保留优质蜂群的雄蜂房,从来使与蜂王交尾的雄蜂越来越优质。引进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位,虽然蜂王在婚飞时虽然可以与附近其他蜂群的雄蜂交尾,但总的基因库相对来说还是处于封闭状态,而且还会导致繁殖,长期繁殖会导致蜂群的整体能力下降,这也是很多蜂场在养几年后发现蜂群越来越差的原因,因此在选育蜂王和雄蜂的同时还要不时引进其他优良基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引进其他地方的优质蜂王,这些蜂王培育的新蜂王和雄蜂可以为本场蜂群的基因库补充新的“血液”。总结:改良中蜂是一件非常困难且漫长的事情,很多养蜂场虽然由于多方面原因无法做到深层次的基因改良。但却可以通过简单的人工选择和引进蜂王来达到同等的目的,事实上很多养蜂场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