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探巡“虾乡”,揭秘网红小龙虾及“虾稻共作”的生态农业模式

2024-5-24 11:14:4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通讯员:王静)乘着小龙虾即将上市的火热浪潮,2019年4月22日下午14时,九州康养农业(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康养”)团队来到了小龙虾的故乡——湖北潜江,探寻网红小龙虾的生长奥秘。
人生在世,唯春光与美食不可辜负
小龙虾之所以能成为网红美食得益于它极致诱惑的口感,还有与好友共食的轻松氛围:一方面,小龙虾的价格不算亲民,能值得与之共食的好友自然称得上是密友;另一方面,能让你放下平日工作中的谨慎端庄,伸出双手剥虾、吃虾,也唯有与密友才能如此不拘小节。所以,想看看你们的关系到底亲密到什么地步,就一起吃顿小龙虾吧。
4月伊始,武汉市小龙虾市场已经开始日益红火,家住武汉市万松园路的李先生表示,每到傍晚时分,家门口的靓靓蒸虾、巴厘龙虾等名气较大的小龙虾餐厅门口已经开始排起长队。很多热衷于小龙虾的食客,更是不满足于就近吃虾,抽出周末等放假时光,带上亲朋好友,亲自驱车前往潜江吃最地道的小龙虾。
为了一探网红小龙虾的奥秘,九州康养团队经历了大约1小时4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潜江。而虾皇、小李子等餐厅门口更是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川流不息。
图1:潜江油焖大虾
图2:全料虾尾
一虾一城一产业,专注发展得幸福
都说“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被称为“中国小龙虾之乡”的湖北潜江,坐落于池塘湖泊星罗棋布、土壤肥沃的江汉平原。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让潜江这座城市由十多年前不到一万亩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发展至2017年年底的总产面积达65万亩之多。据当地虾农透露,目前潜江已形成苗种繁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教育培训等产业链条,整体带动了潜江市gdp总量。
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小龙虾产业更是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市场。“就连虾壳也能变废为宝”,为使小龙虾产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轨道,武汉大学等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华山水产合作,开发出了甲壳素、何盐、壳聚糖等10多种新产品,之后,华山公司将虾壳粉原料出口给欧州、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则加工生产保健品。
图3:接收订单立即发货的虾农
虾稻共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湖北潜江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在中央财政和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市扩大了稻田养虾的养殖面积。“虾稻共作”模式,即是将普通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小龙虾,让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此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尾水污染。
为进一步探访“虾稻共作”模式下水稻加工产业,在武汉伟润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伟润”)负责人的带领下,九州康养团队参观了其生产加工车间,从稻米的烘干到加工包装,其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可实现日产稻米400吨之多。
图4:武汉伟润烘干设备可实现日加工1000吨
图5:武汉伟润生产设备可实现日产400吨
科技,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感谢自然的馈赠的同时,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使全世界更多的人品尝到小龙虾及其他优质农产品的美味,让更多的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拥有健康的生活,我们在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