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一对小夫妻的骗局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习俗!

2024-5-24 4:09:3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清明节将近,相信城市里的街头巷尾都会有一些老人开始趁着夜色在十字路口默默地烧纸钱。当然现在鼓励文明祭奠,城市里大部分人家已经用其他方式祭奠先人,但在中国的农村里,清明节烧纸钱的习俗还是保留的好好的。
至于为什么烧纸钱,当然民间说法是纸钱要通过火烧的方式到冥界,可中国古人是怎么知道了火烧纸就能到冥界变成钱的呢?
目前有大概这两个版本,蔡伦造纸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据传蔡伦在造出纸之后,就靠着纸发家致富了,传说他的哥哥蔡莫就眼馋了,就跟着蔡伦学习怎么造纸,但是他造的纸都太劣质了,至于有多劣质想想今天的黄纸就知道了。因为纸质太差,因此文人根本不愿意买,于是就攒了一堆在家里。突然有一天,蔡莫的妻子突然猝死,蔡莫悲痛欲绝,一气之下就把黄纸给烧了,结果妻子突然从棺材里跳了出来,把参加葬礼的人都吓了一跳。妻子跟大家说她刚刚都已经到阴间了,但纸烧了就是阴间的钱,就花钱买了自己的命。在场的人听了之后,就纷纷买纸,此时越传越邪乎,最后居然就变成习俗。
当然同一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事情的经过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尤文一”的秀才,据说当时也是拜在蔡伦门下学习做纸,但是他的纸做得很好,可是一般人家都不买,而文人用的也少,因此就跟妻子做了上文一样的操作。
第二个版本,据传有一户穷人家的老人去世了,儿子没钱买棺材下葬,因此尸体就一直放在家里,周围的人问儿子为什么不把老人下葬,儿子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没钱,就说是自己舍不得母亲,想多陪陪她。中国古时候的人十分看重“孝”,此事一出众人纷纷模仿。当时一个县官的母亲在夏天去世了,夏天天热尸体很快就发臭了,摆在家里不合适,但是又不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孝顺,就把老人的尸体送到了庙里,而庙里就让一个小和尚去看管。晚上小和尚实在受不了气味,就在旁边烧秸秆来盖味道,烧到最后没有秸秆了就考试烧纸。结果县官过来看老人,问小和尚在干嘛。小和尚很聪明,眼珠一转说:纸烧了到阴间就是钱。庙里都这么说了,民间也就开始效仿了。
烧纸钱的习俗的由来目前也都是传说了,在古代中国孝道十分重要,因此导致在丧葬文化中出现了陪葬攀比的现象。当时中国很多财富都跟着死者进入墓葬中。就如陶俑代替活人陪葬一样,随着大量的社会财富陪葬,活着的人开始受不了了。因此当纸钱可以代替真金白银作为陪葬的时候,它会成为民间风俗几乎是必然的。
到今天我们在过清明节的时候,要了解烧纸钱并不是清明节的仪式。清明节是为了祭奠先人,而祭奠先人不一定就要烧纸钱。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