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iPhone真的安全吗?中国工程师破解FaceID,并完成移动支付
2024-5-23 22:22:2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2019年8月7日,在美国黑帽安全技术大会(black hat conference),来自腾讯的研究人员利用一副眼镜成功破解iphone手机所搭载的face id,并且通过移动支付应用成功转账。到底是腾讯的研究人员技术过硬,还是你的iphone原本就不够安全?face id究竟是如何工作?而今后移动设备人脸识别技术,又该怎样进行完善?
我们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8月7日,在美国黑帽大会上,腾讯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绕过人脸识别的方法:使用眼镜和胶带解锁iphone,在测试中研究人员只做了一种特殊的原型眼镜,镜片上贴上黑色胶带,中间画着白色的点,用来模仿眼球的样子。然后把制作好的眼镜戴在睡着的受害者脸上,之后便成功使用受害者的iphone进行人脸解锁,并且通过移动支付应用程序给其他人汇款成功。
用过人脸识别的用户大部分都知道,手机在进行人脸识别的时候,除了对人脸的数据进行对比之外,还会对使用者进行活体检测和注视感知。换而言之,如果想对手机进行解锁,必须是用户本人在睁开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017年9月13日,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在带来全新设备——iphone x的同时,也将手机人脸识别的安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iphone x搭载当时移动设备最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face id,其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距离感应区、红外镜头、泛光镜头、点阵投影器等原件,结合特定的算法共同搭建用户3d脸部模型,从各个角度记录用户的面部特征。
在用户需要解锁设备时,则是通过点阵投影器将红外线投射到用户的脸部,然后红外镜头瞬间通过3万个点来感知用户的面部特征,然后与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在安全性方面,face id可以说是金融级生物识别,据说当时为了提升face id的安全性,苹果甚至与好莱坞团队进行了人脸模型的对比验证,以证明face id所能识别的人脸,即使用栩栩欲活的蜡像也不能代替。
研究人员发现,对活体检测的眼睛进行抽象描绘,会呈现出一个黑色区域上面有一个白点(也就是眼球+虹膜),另外如果用户戴上眼镜,活体检测就不会从眼部区域提取3d信息。为了欺骗iphone的人脸检测系统,研究人员只做了一种特殊的原型眼镜,镜片上贴纸黑色胶带,中间画着白色的点,用来模仿眼球的样子。
就这样在安全方面一向出类拔萃的iphone,如今却败给了一副眼镜,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手机行业衍生出来的“黑科技”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硬件性能都在不断进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和很多的便利。不过在未来的ai交互中,不仅需要方便更需要安全,而此次iphone face id被破解,则是为整个行业所敲响的警钟。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