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作为食品白马股的涪陵榨菜,发布了同样不能令投资者满意的中期答卷,因此也迎来了年内的首个跌停。
7月30日晚间,涪陵榨菜发布公告称,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收10.86亿元,净利3.15亿元,营收和利润增长缓慢。
而从单季度来看,2019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59亿元,净利1.60亿元,同比减16.18%。
这是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净利下降。
而在2018年涪陵榨菜的营业总收入为接近20亿元,营业利润达8亿,同比增长67.29%。
利润和营收更多来自于产品的提价。
01
去年11月2日,涪陵榨菜部分产品就已经开始提价,提价幅度约10%。
2013年到2017年,涪陵榨菜销量从10.44万吨涨到13.05万吨,其营收从8.46亿元、涨到15.2亿元,净利润从1.41亿元涨到4.14亿元。
这背后,产品提价居功至伟。
在过去十年涪陵榨菜提价达到九次,能够在如此高频率提价,并且仍然紧握市场的,也唯有茅台能够做到如此。
从2010年上市发行价13.99到现在的27元以上,涪陵榨菜保证着企业的稳定增长,市值超过200亿,以一个榨菜支撑一个百亿市值的企业。
但涪陵榨菜在2017年年报中显示,原材料不足或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引致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据悉,涪陵榨菜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来自重庆市涪陵区的特色农产品——青菜头。
如在青菜头生长期间,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及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原材料种植面积减少,青菜头供给减少,公司将面临因原材料不足而导致的经营风险。
有数据显示,2011年涪陵区青菜头的种植面积达50万亩,2016年的种植面积为72.2万亩,可到了2017年的种植面积则为72.4万亩。
由此可看出,涪陵榨菜的原材料增长速度也在逐渐放缓。
02
目前榨菜市场的规模已触及天花板,想要有爆发式增长已经很难。
其中被提及到最多的就是产品的单一化,单纯的榨菜虽然成就了涪陵榨菜,但也限制了品牌的发展,也可能成为品牌发展的弱点。
2008年,全国大范围遭受冰雪灾害,生产榨菜的原材料减产。
这一年,涪陵榨菜大幅上调产品价格。
2010年,因榨菜产品成本上升16.43%,公司将产品平均售价上调6.17%。
2011年、2012年,涪陵榨菜将原本的160种榨菜产品缩减至50种以内,售价分别上涨10.64%、11.38%。
2013年,公司再次转嫁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上涨压力,对东北地区实施调价措施。
2016年至去年11月,涪陵榨菜也实施了4次提价。
每一次原材料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企业,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幸运的是,榨菜本身也是高毛利行业。没错,榨菜售价低廉,十几块一包就顶天了,但是架不住成本太低。
榨菜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即青菜头,3吨青菜头能生产1吨榨菜。青菜头价格波动很大,但从未超过1000元/吨,上市公司还建设了大型窖池收储原材料以熨平成本波动。
以2018年为例,公司榨菜销售量约14万吨,大约需要青菜头42万吨左右。以1000元/吨的价格计算,原材料成本最高为4.2亿元。按照以往经验,原材料成本约为生产总成本的一半,则可推断总生产成本为8.4亿元。
公司2018年仅榨菜收入就16亿元,即便按最高原材料成本计算,榨菜毛利率仍有50%左右
03
榨菜、泡菜行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涪陵、浙江及四川等地,行业区域性较明显。
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但涪陵一地至少占据着全国榨菜行业的半壁江山,产业链上至少有1万多从业者,带动了60万农民增收致富,几乎每一个涪陵人都与榨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在长江沿线许多地方,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咸菜、泡菜的习惯。在涪陵本地,榨菜原本也只是十多种咸菜中的一种。
按照涪陵人讲述的历史,从清末发明之初,榨菜就开始了商品化的进程,销售规模不大,主要运往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
小小的榨菜为何能走向全国?80年代初方便榨菜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他告诉我,在这之前,榨菜是坛装一统天下,“七八十斤一坛,青菜头腌制好后加进花椒、五香等辅料装坛,再把陶坛装入竹篓,一船一船地往江下运”。
由于陶坛十分笨重,且碰撞易碎,不易运输,传统榨菜的市场辐射范围十分有限,主要是长江下游部分城市。
袋装的方便榨菜不仅克服了交通运输的难题,也顺应了改革开放后掀起的人口流动趋势。
那时车上环境非常糟糕,盒饭又难吃,很多人都会随身带一两包榨菜或者辣椒酱。
榨菜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产业竞争激烈,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水平不高。
随着消费市场升级,榨菜、泡菜行业集中度在逐年稳步提升,其中乌江榨菜市场占有率第一。
由价格可知,在同行业中,涪陵榨菜 80g/ 袋标准的产品价格是最高的,价格为每袋2.19元,相比最低的六必居榨菜每袋价格提高了 47%。
如今提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涪陵榨菜的利润增长点。
但一味的提价并不是有效解决涪陵榨菜利润增长空间缩小的根本措施,提价过于频繁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将直接给涪陵榨菜带来想象不到的销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