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资讯快报
1、农业农村部声明尚未有批准上市的非瘟疫苗,维科生物出面辟谣社会造假疫苗
近期,网络传播所谓“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甚至走私苗”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养殖场户投入使用,引发生猪产业广大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声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批准上市销售使用的非洲猪瘟疫苗;从我国疫苗研发进展情况看,目前各研究单位进展不一,其中进度最快的也仅处于中试工艺摸索和产品质量研究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等阶段,农业农村部尚未批准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农业农村部还强调,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自家苗”等非法兽用疫苗。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根据有关规定坚决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哈尔滨维科生物也于今年6月和9月两次发声明,他们没有开展过非瘟疫苗临床试验和推广的任何相关工作,市面上流通的疫苗也与其无关。
2、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发布《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九项关键技术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编写了《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九项关键技术》,内容涵盖:非洲猪瘟早期发现与精准检测,精准清除,构建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规范实施消毒及污染源消除,复产前的风险管理,优化种猪繁育模式、保障种源供给,严把饲料关,改造猪舍、优化生产管理,提升屠宰场的生物安全等级。
生猪快报
1、猪价续涨,全国均价成功突破25元/公斤
猪价续涨,全国均价成功突破25元/公斤,东北三省涨幅相对明显,局部地区出现小幅微调。生猪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市场缺猪现象突出,屠宰企业收购难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猪价涨至25元/公斤以上目前距离中秋节仅剩两周时间,屠宰企业也开始为中秋节做准备,加之9月中旬后北方地区气温将开始逐步转凉,秋冬季畜禽消费将逐渐恢复,猪价进一步上涨的几率更高。
2、二师兄”身价超师父,这次国家出手了!
农业农村部3日发布的监测周报显示,8月26日-8月30日,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5.63元,环比涨9.3%,同比涨92.3%。
据商务部监测,8月26日至9月1日,肉类批发价格不同幅度上涨,其中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4.59元,上涨8.9%。
为了稳定猪肉价格,国家连续出手,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加上一次电视电话会议,3次重磅会议专门部署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二师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3、稳肉价,南宁、福建纷纷出手,猪肉补贴,每人每日限购!
近日,为稳定市场猪肉价格,充分发挥政府价格调控功能,广西南宁市,福建荔城区纷纷出手。
广西南宁市:限价肉按低于前10日市场平均价10%以上的价格销售,每位消费者每日购买不超过1公斤。
福建荔城区:肉类每公斤补贴4元,凭身份证每人限购合计2公斤。
4、7月猪肉进口182227吨,今年猪肉进口量或创历史新高!
据最新海关数据,2019年7月全国猪肉进口数量为182227吨,较上一个月增长13.56%,较去年增长106.69%!即今年7月比去年同期多进口94064吨猪肉。另外,今年生猪产能下降剧烈,猪肉供应紧缺,今年猪肉进口量或创历史新高。
5、广东、江西、山东、湖北、湖南等10省发布生猪发展目标
北京:2022年,京内达89万头,10%自给率;京外570万头,自给率64%;京内屠宰230万头,自给率26%。
广东:严格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确保全省生猪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
山东:2019年,净调出280万头;2020年,产能恢复加快,净调出320万头;2022年,净调出420万头。
湖北:2022年外调生猪确保达到1000万头。
湖南:争取2019-2022年每年外调生猪分别达到600万、650万、750万、800万头。
江苏:到2022年,生猪饲养量新增600万头以上,猪肉自给率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达到70%以上。
江西:生猪净调出量力争每年达到1000万头以上。
河南:巩固外调生猪第一大省地位,力争2019-2022年每年外调生猪保持在1700万头以上
浙江:力争2020年、确保2021年实现新增生猪存栏300万头以上、自给率70%的目标。
四川:立足本省实现自给,力争2019年出栏5780万头,2020年出栏5880万头,2021年出栏6000万头。
6、猪肉保供稳价,浙江省在加紧行动,年底前购买种猪补贴500元/头
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8月后,浙江省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创下了近3年新高。60元一公斤的排骨,40多元一公斤的腿肉……
为应对当前生猪供求缺口较大的情况,浙江省将通过三方面举措保障市场供应。
一是盘活存量。把全省现有4141家规模养殖场的存量盘活起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能多养的尽量多养。
二是发展增量。预计2019年年底前投产40家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同时加快种猪引进,在年底之前购入种猪的,给予每头500元的补贴,尽快把这部分产能释放出来。
三是加快发展替代产品。大力支持家禽、蛋类等工厂化生产。
行业资讯快报
1、农业农村部公开征求意见:《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物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编写了《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九项关键技术》,内容涵盖:非洲猪瘟早期发现与精准检测,精准清除,构建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规范实施消毒及污染源消除,复产前的风险管理,优化种猪繁育模式、保障种源供给,严把饲料关,改造猪舍、优化生产管理,提升屠宰场的生物安全等级。
2、胡春华: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
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8月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总理批示要求,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副总理指出,各地要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户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养殖积极性。
3、四川省公布2019年1-8月饲料监督监测不合格产品名单
9月2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发布关于依法查处2019年1-8月全省饲料监测不合格产品的通知。
1、西昌钱途动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铜、锌指标和邛崃山科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锌指标超过国家规定限量;
2、广安舒渝饲料厂生产的饲料产品铜、锌指标超过国家规定限量,且卫生指标铬超过国家规定允许量;
3、安岳县永顺镇张忠全饲料门市、乐至县恩宝兽药经营部、荣县旭阳镇张汉荣饲料经营门市经营不合格产品。
行情资讯快报
1、玉米“1元”时代要结束,新玉米价格能否上涨
近期玉米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这主要是需求企业为了应对新粮上量高峰,山东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的收购价大概率会回撤至1元/斤以内,一旦临储玉米拍卖结束后,市场的焦点会转向新粮上。从宏观方面来看,后期玉米饲料需求能否明显回暖,将关系着新玉米价格能否稳步上行,当然种植户也得有心理准备,对于主产区来说,玉米价格突破1元/斤的难度依然很大,错开售粮高峰择机卖粮或许是较好的方式。
2、临储玉米拍卖日渐黯淡 政策激励后市或逐步回暖
当前新季春玉米上市量继续增加,供应环节总体维持充足局面。生猪养殖量继续维持低水平,严重影响玉米需求的支撑力度。我们预计近期价格总体稳定为主略弱,明显涨跌基础依旧不存在,9月中旬后价格看涨几率偏高。
3、豆粕再次“雄起”为哪般
周内豆粕突发上涨,全国的豆粕价格已经站上了3030-3120元,这与上周五还是2950-2980元相比又上涨了80-140元左右。可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由于以美豆进口再度减少的担忧为理由,国内压榨企业进一步抬升豆粕现货价格的可能性偏高,因此我们预计,近期豆粕价格维持适度偏强走势的可能性更大,总体上价格走势依旧不稳定,短期内回调几率低于上涨几率。
4、我国豆粕成交量8月同比增幅近25%
8月份下旬以来,我国豆粕市场总体成交量尤其是基差成交量明显放大,各方仍在继续紧盯9月份中美贸易关系进展,由于船期已定,不管再征之后关税多少,美豆采购暂停,就会继续支持我国厂商对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的进口大豆去库存预期,而豆粕价格跟随成本底部不断上移,当目前现货需求端10-12月基差的避险头寸已大部分建立,同时市场也看到了因禽料养殖恢复而给粕类需求带来的支撑。中期而言,需要继续关注中美贸易战进程、中国厂商后续大豆采购方向、美国中西部霜冻题材等等。
企业资讯快报
1、四大家禽上市企业2019上半年净赚超38亿元
随着2019年8月份的即将结束,各大上市企业的半年业绩也陆续出台,畜牧行业里最亮眼的当属四大肉鸡养殖企业,受非洲猪瘟和祖代肉种鸡引种不足,家禽企业的业绩简直亮瞎了双眼,益生、仙坛、民和、圣农四家肉鸡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就超过了38亿,益生和民和的净利润同比上年更是翻了27倍和46倍,圣农的产业链比较长,从祖代鸡到最终的食品加工,所以业绩比较稳定,但是赚的最多,今年上半年净赚了16.6亿元。
2、大北农称猪价上行 部分育肥猪推迟到9月份上市
大北农2019年8月销售生猪11.53万头,销售收入2.56亿元。2019年1-8月,累计销售生猪121.92万头,同比增长17.77%;累计销售收入18.03亿元,同比增长50.12%。大北农还表示:1、因猪价上行,公司延迟出栏,有部分育肥猪推迟到9月份上市。2、由于3月份公司销售了大量保育猪,故8月份育肥猪减少。3、公司调整了配种计划,增加了母猪留种比例。
3、傲农生物:8月销售生猪8.76万头,同比增长126.47%
2019年8月,公司生猪销售量8.76万头,销售量环比增长42.61%,同比增长126.47%。2019年1-8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48.65万头,销售量同比增长71.31%。2019年8月末,公司生猪存栏22.34万头,较2018年8月末增长39.23%。
2019 年 8 月养殖业务主要经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