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期调查来看,部分田间因棉蓟马危害造成的多头率较高,局部棉田点片多头率可达15%,部分棉田棉蓟马造成的破头疯和无头棉较多,而今年破叶较少 。针对这些情况,天山植保谈一些看法。
一、棉蓟马危害棉花症状及其防治适期分析
(一)疤痕
棉蓟马的口器是锉吸式口器,它的取食一定是用如锉刀一样,先将棉花组织表皮锉破后,棉花体内的组织液就会自动流出,流出的汁液被棉蓟马吸食入口。由于组织液流出后,组织会愈伤,而形成疤痕,疤痕小是小银斑,疤痕大就是皱叶。
如果棉蓟马危害叶片,一般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嫩,棉蓟马一般会锉吸叶片下表皮,并成片危害,危害后组织液形成的疤痕,肉眼来看,就是叶背面形成多个小银斑。从近几年来看,叶片被害后一般形成皱叶情况多,小银斑的情况少。从皱叶来看,棉蓟马危害呈加重的趋势。
(二)多头棉
一般从棉花一长出,棉蓟马就可进地危害,尤其是杂草多的年份。从棉花生长来看,棉花苗期顶心处生长素最强,酸度大,营养最为丰富。那么棉蓟马就会找寻棉花顶尖锉吸危害,棉花幼嫩的顶尖危害后,顶尖组织破害得多,那么就是无头棉;顶尖被锉吸的少就会分化成多个头,形成多头棉。近些年来看,形成多头棉的情况较多。只要形成多头棉,棉花就会多分枝生长,多头了必然营养不集中,结铃少,生育期推迟,在棉花中后期易形成棉田郁蔽,影响棉花株间和行间的通风透光性,给后期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建议及早拔除多头棉。
(三)防治适期
历年棉蓟马危害情况来看,棉蓟马一年比一年发生危害重,这应引起棉农的高度重视。
从历年田间调查情况来看,因为降雨和大风等天气过程,以及一些除草等农事的影响,加之,前期棉蓟马危害的隐蔽性,往往棉农错失防治棉蓟马最佳时机,一旦发现多头棉,往往此期的棉花已长到4片以上真叶期。而棉花过了4片真叶期后,棉蓟马一般在棉花叶片背面或杂草上危害,一般不会对棉花造成大的危害。所以棉花防治期一定要在棉花4片真叶之前。
二、2019年棉蓟马为什么危害会如此严重
(一)基数大,发生期与花期物候相遇
2019年3月中旬开春,开春期普遍偏晚,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气温高,升温快,早春棉蓟马成虫或若虫在葱蒜地出蜇活跃,虫口数量大。天山植保曾发文提醒后,2019年要高度警惕棉蓟马的发生。
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连续的降雨使杂草长势旺,而棉苗弱且烂根病重,棉蓟马增殖缓慢。在5月中旬以来天气较为晴好,尤其是南疆地区有15天以上的晴好且温度较高的天,而此期又偶遇地边杂草或果树等花期相遇,对棉蓟马发生增殖极为有利,加之,棉花在高温高湿情况,发苗偏嫩,致使棉田棉蓟马发生基数增大且危害较重。
(二)棉蓟马发生危害重
今年5月以来,大风强、风频和低温等的天气有利于棉蓟马危害。往往早春风频风灾的年份,棉蓟马发生危害重,易形成次生灾害。而2019年棉苗整体受灾重,死苗严重,棉农普遍忙于补种,以及搞田间杂草,对棉蓟马的危害不重视,当发现棉株大量多头,防治已晚。从今年棉花多头棉的发生情况来看,地边杂草多,靠近红枣地或其它果园的棉田,棉蓟马危害重,部分点片棉花多头成片或成多点发生。
三、当前棉蓟马危害和防治建议
(一)结合田间除草,及早拔除“多头棉”。
(二)棉花生育期在4片真叶以上时,棉田不需要再用农药防治;如果发现有不规则破叶孔洞,应将防治的重心转到棉盲蝽上来。此期就不便使用吡虫啉农药了,从近些年防治效果来看,吡虫啉防治棉盲蝽效果极差。
(三)根据实地田间调查情况,及早防治田间棉蓟马。一是铲除田内地边杂草,尤其是灭除地边中心引渠或毛排上的杂草;二是在棉苗齐苗期至4片真叶期,及早用药防治,也可与齐苗化控一起进行。
用药防治时一定全田全面积覆盖式喷雾防治;用药时间最好在傍晚后进行;农药可选吡虫啉或啶虫脒或噻虫嗪等烟碱类农药;防治时可在农药里添加少许白糖,白糖可作为诱食和农药的增效剂使用。
防治棉蓟马不建议使用无人机,因为今年的棉苗普遍偏弱,防虫时可混配肥料、化控和促进型生长调节剂,混药太多,而无人机亩施水量太小(亩施0.5-1公斤药液),肥药稀释倍数不够,肥药浓度过大,棉苗弱小,棉叶较难吸收和利用。
一家之言,难免偏激和不足,请酌情参阅,如有异议和建议请文后留言交流。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