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三官大帝诞辰 大型三官大帝神像厂家

2024-5-20 21:14:0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中国的本土宗教信仰)尊奉的三位天神。尧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
东汉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一、三官大帝的由來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民間俗稱三界公,是掌管天界、地界、水界的神祇;在各地方通常在年頭元月十五天官聖誕時向天公祈福﹝即上元節﹞,七月十五日地官聖誕時普度孤魂野鬼與祭祀祖先,﹝即中元節﹞,十月十五日水官聖誕謝平安﹝即下元節﹞,都與三界公的信仰有關。三界公,即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
三官大帝信仰源自古人對天、地、水自然之神的崇拜,其三官之說起源甚早,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教,教中設有鬼卒等,為病人祈福祛疾。其消災治病方式是將病患姓名及認罪之意,寫成文書三份,分別置於高山、埋藏於地、沉入水中,向三官告解懺悔並祈求安康,謂之「三官手書」.此請禱之法,蓋仿效古代儀禮。《儀禮·覲禮》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唐賈公彥疏雲:「案《爾雅》云:祭山曰懸,祭川曰浮沉,……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瘞」亦埋藏之意。直到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大帝信仰始和上中下三元節合而為一。《三元品戒經》曰:三官分屬三元: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曰:「三官亦謂三元,上元天官治於陽元之士,中元地官治酆都山洞中,下元水官治九江洞室中。」《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曰:「三元者謂上中下也,一者上元正月十五日 天官主錄,二者中元七月十五地官主錄,三者下元十月十五水官主錄。」
原本司掌天、地、水三界的守護神,經過民間信仰的流傳,三官大帝又發展出各種起源傳說,也被賦予新的職責。例如《歷代神仙通鑑》說其中有三官源自金、水、土三氣,認為司用於天、地、水三界之說。或有謂三官大帝乃源於元始天尊吸納始陽九氣、清虛七氣、晨浩五氣,融合於腹中,經九九之期結為靈胎聖體,分別於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自口中吐出聖嬰,即堯、舜、禹三帝。其中堯帝定四時制年月、舜帝拓荒墾地、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奉為三官大帝。


李经理
0377
18625611005、18625611005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