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重庆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计质院)第四分院在万州挂牌,今明两天,第五分院、第六分院将分别在涪陵和黔江挂牌。这意味着重庆市将在全国率先完成质检机构纵向整合,不同区域的企业都能享受到统一的质检服务,重庆工业产品竞争力也有望因此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工业产品必须获得质检合格报告后,才能上市。质检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也由此成为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命门”。重庆市曾在主城、永川、合川、万州等地分别设立质检中心,为当地的工业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2006年,重庆市在全国首开先河,将主城的部分质检机构合并组建市计质院,以取长补短,提升工业产品整体检测能力。2011年,重庆市又将江津、合川、永川三个区域性检测中心合并入计质院。人、财、物归拢,资源统一调度,更好地为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今年3月,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整合重复设置、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月,重庆市质监系统的质检机构合并方案率先获批。
按照该方案,目前重庆市质量技术评审和认证中心、市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万州、涪陵和黔江的三个质检中心等质检机构,将合并入计质院。计质院再根据各自区域的产业特征,重新配置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设施。
对宇宙的探索成为人类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而上帝粒子能够揭示物质为何拥有质量以及宇宙中为何存在引力,在众多众多科学家心中占有不同寻常的重量。上帝粒子一直以来只是理论上存在,并未被真正发现,所以寻找上帝粒子成为很多科学家的梦想。近日,科学家们预测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有望在2012年底前发现这种粒子。
上帝粒子是一种被称之为“希格斯玻色子”的亚原子粒子,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该粒子确实存在,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有望在2012年底前发现这种粒子。如果对撞机实验未能发现上帝粒子存在证据,说明存在一种更神秘的物质,用于解释质量和引力之谜。大型强子对撞机建在地下100米一条长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以保护敏感设备免遭外部环境侵害,影响质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对撞时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质子束的能量,科学家希望进行高能对撞,证明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大型强子对撞机装有一系列探测器,而物理学对宇宙的探测也进入一个“奇妙时刻”,这个时刻将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和更广阔宇宙的方式以及对它们的认知。科学家们对在2012年底前揭开希格斯玻色子的谜团,发现它的真正本质抱有很大希望。
近日,应对我国对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纳秒激光器的迫切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杨平、董理治课题组,在 重大科研装备研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等的支持下,研制了混合式自适应光学净化系统,并应用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的板条激光系统中,实现了近衍射极限的光束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optics、optics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
针对板条激光系统光束大长宽比、包含大幅值离焦以及像散像差的特点,光电所研制的混合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由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低阶像差补偿器以及高阶变形镜系统组成。科研人员采用低阶像差补偿器将7mm×35mm的长方形光束转化为41mm×42mm的近似正方形光束,并通过低阶像差补偿将光束质量从18倍衍射极限提升到2.8倍衍射极限,如图1所示;由高阶变形镜系统对光束波前畸变进行精细校正,最终将光束质量进一步提升到1.6倍衍射极限,如图2所示。
光电所在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纳秒激光器光束质量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已服务我国多型固体激光系统。
工信部介绍,近年来,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当前环保装备制造业正在从高速增长向持续稳定增长的新阶段过渡,传统领域市场趋于饱和,新兴领域市场逐步拓展。但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与当前绿色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
为此,《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提升先进环保装备有效供给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融合发展,落实和完善支持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