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三国东吴的两位大儒阚泽与薛综,无奈被《三国演义》写成了路人

2024-5-20 14:08:1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本期部分文字内容,大家请忽略
阚泽是干什么的?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打了黄盖,黄盖诈降,这个诈降书就是阚泽送去给曹操的,这就是阚泽下书的故事。我就一送书的穿那么好看干啥!所以广大杀友们对阚泽的感觉就像他的原画——路过的渔夫,没有存在感,至于技能“宽释”也是《三国演义》里桥段,刘备伐吴,孙权无计可施,阚泽以全家老小保举陆逊为将很可惜,历史上的阚泽,这两件事一件都没做过!历史上的阚泽是东吴的大儒之一,在孙权称帝时候担任尚书,最高做到太子太傅,领中书令。阚泽做的第一件事是抄书,阚泽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好在他会写字于是帮人抄书换取纸笔然后再抄,抄的书多了读的也多了学问也大了,后来被举孝廉先做县令。在睡觉的时候他能帮你完成没做完的工作第二件事传授经典,阚泽做太子和鲁王的老师时,阚泽也是尽心尽责,记忆面包,把面包盖在需要记住的文字上,并吃下去,再难记的东西也能记住到后来太子和鲁王不仅学术不懂的地方向阚泽求教,连朝中政事也会先来咨询阚泽。《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阚泽因为对儒学的勤奋钻研,被封为都乡侯。孙权问他“你觉得我现在看什么书最好?”贾谊的《过秦论》最好这时候已经是东吴内斗二宫之争开端,(二宫之争经过详见文末链接)阚泽想借此机开导孙权,《过秦论》就是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过失的政论文,,可是这件事之后就没了下文《三国志·阚泽传》:权常问:“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释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第三,处理事务评判中正,孙权的“特务”宠臣吕壹曾搞得朝中乌烟瘴气,诬陷忠臣如顾雍、朱据,大家对他恨之入骨,如今名成立,很多人上奏孙权要对吕壹用极刑,可是阚泽却说盛明的朝代,不应有这种极刑,好听你的阚泽就是这样学识渊博却很低调,谦和,和其他同事相处都是以礼相待,最关键的就是能中正对事,就是评判客观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吴录》:虞翻称泽曰:“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又曰:“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阚子真是当今的董仲舒啊。阚泽去世后孙权伤心得几天都吃不下饭。曹丕即位时,孙权快四十了,孙权说曹丕正当盛年,我恐怕活不过他啊,,,哈哈哈我看曹丕活不到十年,你怎么知道?看他的名字,不十为丕啊,这就是他的命数果然,7年后曹丕去世了。与《三国演义》中有辩才的阚泽不同,历史上的阚泽不擅长也不去跟别人争辩。有次在酒桌上蜀使张奉当着孙权的面,嘲笑阚泽的名字。你这名字可真逗啊,敢在门里,是不是只有在家里才敢?,这这,,阚泽被说得答不上来,这时解围的大佬来了,他就是薛综,,那你们的这个蜀是什么意思?独字的繁体,,加个犬是独,没了狗就是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那你说说你们的吴,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哈哈哈哈,厉害裴松之注,这里的“苟”字很多书上写的是“句”字薛综祖上也是大有来头的那就是——战国四君子之孟尝君田文,敲黑板战国四君子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是齐国人,封地在薛,秦灭六国后,子孙就分散去了各地。刘邦平天下后,经过齐国故地想寻求孟尝君的后人,并恢复其封地,但孟尝君的孙子田陵、田国两人都没有接受,反而去了竹邑定居以薛为姓。如果说阚泽小时候没钱,是给人家抄书才读到很多书,那薛综就好比是出生在图书馆里,从祖上田国开始,薛家世代在郡中担任掌管典籍的官职。薛综是想看什么书就有什么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谓彬彬之玊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