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裁”或将升级!韩国厂商急寻新货源,部分国产厂商有望受益!
2024-5-18 5:23:1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4)韩国在面板及存储芯片领域的强势,决定了其对于日本半导体材料的较大依赖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 的预测数据,oled 面板渗透率将由2017年的17.7%提升至2021 年的40.9%。生产oled 面板的国家与地区主要集中于韩国与中国大陆,从对比来看韩国无论是出货面积还是市场规模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图1:全球各地oled出货面积(单位:千平方米)
数据来源:《我国oled显示配套关键材料技术及产业发展挑战》,德邦研究;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整理
图2:全球各地oled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我国oled显示配套关键材料技术及产业发展挑战》,德邦研究;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整理
除了在oled面板领域的强势之外,韩国在半导体芯片,特别是存储芯片领域也是非常的强势。
据集邦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dram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63亿亿美元,其中三星、sk海力士合力拿下了72.6%的全球dram市场。
2019年一季度,全球nand flash市场实现营业收入约107.92亿美元,其中韩国三星、sk海力士合力拿下了39.4%的nand flash市场份额。
显然,在存储芯片领域韩国企业确实是非常的强势。
而正是因为韩国企业在显示面板以及存储芯片领域的强势地位,也使得其对于制造显示面板以及半导体芯片所需的关键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韩国所需的这些关键材料却掌握在日本的手中。根据韩国工业数据显示,今年1-5月韩国企业进口的材料中,日本产的氟化聚酰亚胺占比高达93.7%。韩国从日本进口了1.44亿美元的光刻胶、氟化氢和含氟聚酰亚胺。
显然,此次日本对韩国“制裁”的决定,正是基于在情报精准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凭借相关半导体材料供应在全球范围内的绝对话语权,奠定了日本对韩国限制出口的底气。
日本表示“不考虑”取消对韩限制,并可能会实施额外限制
在日本宣布针对韩国的限制出口方案之后,韩国方面立即提出了抗议,并表示将就日本限制对韩出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诉诸世贸组织。
7月3日,韩国政府又宣布,计划未来每年将投入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8亿元),推进对半导体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研发。
据《韩国经济》7月8日报道称,韩国政府将紧急派遣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俞明熙本周访美,希望在此次事件中,美国能发挥仲裁作用。此外,日本和韩国官员也计划本周就出口限制在日本举行会谈。
不过,今天,日本工业部长hiroshige seko内阁会议后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根本不考虑”取消对日本向韩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并且限制措施并未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此外,他还表示“日本是否实施额外限制,取决于韩国对此事的回应”。
而这里所说的“额外限制”或将是“禁售”,或者是将更多的原材料加入“限售”。
韩企积极自救
韩国半导体与显示技术协会会长park jea-gun表示,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正寻求从中国台湾或中国大陆等地购买更多此类材料。他补充称,这包括探查日本以外这些材料可能存在过剩库存的国家的企业。
sk证券分析师金永佑(kim young-woo)也表示,目前韩国各家芯片制造商已向日本以外的供应商经营的工厂或合资企业派出销售团队,以希望获得日本限制出口材料的存货。
三星公司表示,它正在评估一系列措施,以将日本的限制措施的影响降到最低。据韩媒报道称,三星电子副董事长李在镕(lee jae-yong)已于当地时间7日出访日本,与当地商业领袖会面,商讨应对日本对韩国限制出口高科技材料事宜。
不过,据韩媒《money today》报道,李在镕向瑞星化工、jsr等日本半导体原料企业提议,希望能通过海外工厂提供货源,但日本企业反应比较消极。
韩媒《mbc》报道指出,李在镕在没有随行的状况下,独自进入日本,一路拒绝回答媒体提问。对此三星电子官方回应,半导体核心材料的供求情况比预想严重,无法推迟日本行程。
除了与日本一些公司谈判外,三星和其他韩国芯片制造商也正在积极的寻找替代供应商。比如韩国本土的光刻胶供应商东进世美肯(dongjin semichem)(三星曾持有dongjin semichem 4.8%股份)、韩国本土的高纯度氟化氢供应商enf technology。但目前还不清楚这几家厂商是否能够提供符合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要求的产品,而且半导体制程更换原料,也需要进行至少40-50天的测试。
毕竟日本在这些材料上占据了极高的全球市场份额,即便是韩国厂商能够从韩国本土或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那里获得供应或找到替代方案,但可能也难以满足自身庞大的需求量。更何况,在部分关键材料上,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
韩国一家芯片制造商的消息人士表示:“这些材料,我们无法迅速地在其他地方找到,也买不到。”由于此事的敏感性,该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即使我们在日本以外找到替代品,我们也必须对其进行测试,以确保质量足够好,能够生产出高产量的芯片。”
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shigeki ozaki表示:“对于这些高科技材料,你需要积累选择原材料、将它们适当组合、控制温度等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技术诀窍都隐藏在黑匣子里。”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日本此次限制对韩国出口的三种半导体材料,韩国相关厂商通常只备有少量的库存。因为,氟化氢是有剧毒的,而光刻胶则会迅速变质,至少对这两种材料来说,大量储备是不可行的。而据行业消息人士透露,对于相关被禁的半导体材料,三星目前的库存只剩下几天的供应量。
日本供应商的“无力”
日本政府对于韩国的限制出口令,确实给众多韩国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同样也对日本本土的供应商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毕竟韩国厂商一直都是日本相关半导体材料厂商的大客户。对此,韩国厂商寄希望于日本供应商能够通过海外的工厂对韩国供货,以解燃眉之急。
日本光刻胶大厂jsr发言人近日曾对外表示,在日本供应商中,jsr认为它可以从其比利时工厂向韩国厂商供应部分光刻胶产品。
另一家日本光刻胶供应商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tokyo ohka kogyo company)发言人也表示,公司在韩国有一家工厂,可以“暂时”向韩国客户供应光刻胶。但该工厂必须要从日本采购一些材料来生产光刻胶,因此一旦目前的库存用完,由于出口限制可能将会减缓供应。
资料显示,目前日本的jsr、东京应化、日本信越与富士电子材料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72%的市场份额,其中jsr一家就占据了全球28%的光刻胶市场。值得一提的是,jsr也是含氟聚酰亚胺的重要供应商。
此外,日本最大的氟化氢供应商瑞星化工(stella chemifa)在韩国也有一家合资工厂,应该可以向韩国客户供应氟化氢。但该公司拒绝就这家合资工厂能满足多少客户的需求置评。另外,stella chemifa在新加坡也有一家高纯度氟化氢工厂,可能也能够向韩国客户供货。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目前日本控制着全球93%的高纯氟化氢市场,而瑞星化工则控制了全球63%的高纯氟化氢市场。
如果jsr和瑞星化工能够通过其在韩国本土或者海外的工厂继续对韩国厂商供应的话,或许可解韩国厂商的燃眉之急。
从法律上来说,日本企业也确实能通过海外工厂继续与韩国企业合作。但韩国媒体《money today》指出,日本企业相当顾忌日本内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长期掌权,更在参议院选举前对此展现强硬态度,使日本企业难以做出友善决定。
韩国半导体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在日本政府推出该政策后,有传言指出,若日本原料企业通过海外工厂出口给韩国,日本将展开审查,因此通过海外工厂的迂回方案恐怕不可行。
即使日本政府不干涉日企海外工厂对韩供货,韩国的情况也不会太乐观。因为在每个海外工厂的生产量、供给量都是与原有的订单吻合的情况下,日企在海外工厂很难优先提供给韩国企业。
另一位半导体业界相关人士指出,stella chemifa台湾工厂的产量大多都是供应给台积电,恐怕很难分摊给韩国企业,加上每个工厂都会有各自的生产计划,很难因为突然的要求有所改变,目前也无法通过增设产线的方式满足需求。
下游产业链将受影响
目前日本针对韩国的出口只是“限制令”,并不是完全“禁售”,因此目前韩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日本方面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放缓出口审批进程。从目前来看,由于韩国企业有一定备货的存在,所以日本出口“限制令”对于韩国企业实际影响目前并未完全显现,但是超过物料储备周期后,韩国厂商的生产经营必定会受到较大影响,另外由于企业之间关联度逐步加强,其产业链下游的应用端也必将受到影响。
受日本对韩国限制出口,以及此前东芝nand flash闪存厂停电事件的影响,目前nand flash市场业者已经开始市场闻风而动。
近日,有消息称,威刚公司已经开始停止ssd出货,看好市场ssd涨价。不过威刚方面否认了暂停出货的传闻,但是威刚承认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限量供应,ssd等产品优先供应给老客户。威刚方面表示,看好nand闪存涨价,预计nand闪存芯片将涨价10%到15%,而ssd硬盘也会有差不多的涨幅。
而一旦nand闪存芯片开始涨价,那么dram市场也必定会跟随。因为韩国在dram芯片市场的市占率更高,若受到韩国出口限制令影响,dram市场将会受到更大的波及。
另外,韩国厂商担心日本未来是否会从“限售”转向“禁售”,或者将更多的关键原材料纳入限售范围,果真如此的话,可能演变成整个下游行业的危机。首当其冲的自然会是dram、nand flash、oled显示屏供应吃紧,价格上涨,最终导致电视、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成本大幅攀升,正常出货也将受影响。
部分国产厂商将迎来机会
当然,对于一些国产厂商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比如对于国产高纯度氟化氢、光刻胶、氟化聚酰亚胺厂商来说,或将有机会进入三星、sk海力士、lg等韩系巨头的供应链。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拥有较为丰富的氟化氢产能。其中,浙江三美、多氟多、巨化股份、晶瑞股份等企业均具备生产电子级氟化氢的能力。中国作为氟化氢的净出口国,有望随着此次事件的发酵进一步增强电子级氟化氢的生产能力,强化国际市场地位。
在半导体光刻胶方面,国内的科华微电子和晶瑞股份已经实现了i线光刻胶的突破,并获得下游量产订单。
而在氟化聚酰亚胺方面,目前日系厂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国产厂商在这块还比较薄弱。
另外,如果韩系厂商的dram、nand flash、oled显示屏供应出现问题,相关国产供应商或将有望在市场竞争中直接受益。比如,京东方等国产oled屏厂商,有望在与三星、lg的竞争中抢下更多的oled市场。此外,对于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产nand flash及dram厂商来说,也将会迎来追赶韩系存储厂商的机会。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