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有没有出道,是营销有没有出圈的重要标准。
作者|mac
江湖传言:北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坤之大,整个东北穿不下,强之作,长江以南都哆嗦。
如今,苏大强已经打入营销圈,先来一波“狂野老男孩”苏大强表情包镇楼,代表所有金主爸爸的心声。
苏式表情包的出圈爆红,追剧《都挺好》随之成为一种现象。
表情包成为最skr的走红方式令营销人羡慕不已,我们今天来盘一盘苏大强到底是如何火的,以及背后的表情包营销逻辑。
本文全文共1800字
>>苏大强破圈回放
3月1日,《都挺好》开播,关于“作爹”苏大强引发热议。
3月15日,动漫博主@马里奥小黄,上传了一系列苏大强的漫画表情包,迅速获得近2万转发。
3月23日,热度登顶并持续至今,网友热衷于二次创作,政企品牌陆续跟进。
“作精”哪家强,姑苏城外苏大强
苏大强破圈后,化身“作精”,忙的不亦乐乎。
荣耀推送苏大强“带盐”荣耀v20体感游戏系列表情、爱奇艺借势之“以剧蹭剧”、各路品牌玩起来,一顿操作猛如虎。
4个条件助攻全民苏大强
苏大强表情包给《都挺好》剧组节可以说省了几千万的宣发费,背后也能缕出其爆款逻辑:电视剧《都挺好》都市剧有着广泛关注基础、苏大强角色设定的话题性(得益于倪大红的精彩演绎),@马里奥小黄的传神的创作功不可没,表情包自带“丧、贱”属性击中网友。
受众基础+话题性+引爆者再创作+网络流行文化解读=爆款。面对爆款,品牌们自然是要创造条件也要上了。
>>营销不识表情包,写尽文案也枉然
“写一辈子文案,也干不过一个表情包。”让文案圈众多高手男默女泪,不是文案的水平不高,而是表情包的裂变威力确实可怕。
根据swyft media统计,全世界每天通过通讯应用发送的表情符号,超过60亿次。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表情包拿出了互联网速度野蛮生长,每个人在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三句不离一张表情包。
互联网语境里,解决social最后一公里
作为互联网文化的产物,表情包它适应了碎片化传播的语境。体量小、制作简单、能够快速对社会热点做出及时回应。
而表情包的制作,不求制作精良,但求搞笑和内涵。
这种直抒胸臆的爽快,正好满足了人们在信息洪流中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对于含蓄的亚洲人,表情包是个绝妙的社交载体。
有感情但没有边界的杀手
表情包具有有画面感、网感、易理解传播、互动性强等杀手锏。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制作门槛被打破,表情包成了一种没有边界包容性极强的的大众文化。
人人可以参与,大家一起戏谑一切,解构一切。
不管多么陈旧的电视剧、明星、烂梗,都有可能借着表情包的东风,再“翻红”一把。在互联网语境里,能不能成为表情包,已经成了衡量明星、事件、综艺、电视剧等话题度的关键因素。
>>别冲动!有图好好斗!表情包营销的正确姿势
没有人收藏表情包是自己看的,都是交流的时候发给别人的。可以说表情包天生就是为社交网络上的传播而生。
耕作表情包能让品牌更加的接地气,增强用户的参与感是毫无疑问的,那表情包营销有那几招呢?
买下表情包
......
专属表情包
......
借势表情包
......
产品表情包
......
表情包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