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酸枝呢?
2008年时的大红酸枝,在老挝的收购成本折人民币1.3-1.8万/吨。
2008年上半年,大红酸枝大料、长料在中国正常卖2.2--2.6万/吨,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1万多一吨都在卖。
10年时间,谁会想到10年后的大红酸枝料的价格已普超30万+,并且品相等级远远不及当年?
(现在的越南大红酸枝原料交易市场)
2008年,最受欢迎的大红酸枝料是能开门板独板的料--净42公分以上口径、10米以上长。
10年的时间,当时谁能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变成按根、按块卖,折吨价至少要百万以上?谁会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在红木市场上基本绝迹,可遇不可求?
(现在的越南大红酸枝原料交易市场)
曾经的缅花大料呢?
2008年,深圳牛湖市场缅甸花梨木的通货价格正常5000-6000/吨,大方料只高出1000左右。
那时的缅甸花梨木规格30公分起步,50公分以上算大方料,80公分--1米口径的原木很常见,1.5米宽的大板也不少,1.8米宽的才算真正的极品料。
仅过了10年时间,1.8米口径的缅花料早已成传说;1.5米口径的基本绝迹;1米以上口径的都已罕见,如果手头有1米以上口径的,拍个照发到朋友圈一定有很多木友点赞。
曾经很常见的口径80公分--1米料,现在也还能找到,不过都已按根、按块论价。
红木,作为生长周期漫长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一经砍伐便基本难以复原,必然渐趋枯竭。
身在红木行业中的人,因为行情波动,很难感受到红木每天的点滴变化,但它实际上一直都在变,变的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只有经历几年后再回首,才惊然的发现早已不是当年的木头。
当我们还在懵懂疑惑时,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有多少曾经常见的木头已成了过眼云烟一去不返?
再过十几年?
也许很多现在常见的红木同样会成为故事,很多现在常见的规格,也会变成向后生讲述的传说。
再过五十年?
也许红木行业还在,只是用的原料可能不再是我们今天在用的传统红木了。没有了传统红木支撑的红木行业,还算是存在的红木行业吗?
珍惜好手中的每一根红木材料,珍惜好手中的每一件红木家具!
(文章来源:家具产业-公众号)
« 1 2 » 全文阅读